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2|回复: 2

如何做好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

发表于 2016-2-9 08:26: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前沿阵地,企业的各项工作需要通过班组去落实,特别是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安全措施的执行,都需要班组去承担。班组的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益和人心稳定。
        班组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屡见不鲜,能否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关键在班组。不安全因素、隐患能否及时消除在于班组,尤其是当班组生产任务较重,出现了不安全因素或其它事故隐患,也只有班组成员在现场真正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行动才会自觉,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事故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这样才能使安全和生产得到保障。事实证明,不仅产量、质量通过班组获得,安全工作更需要班组去落实。然而,就安全管理现状而言,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仍然有待于加强!只有找准这些问题的实质所在,才能有针对性的改进,实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提高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着职工安全素质偏低、安全管理规章的执行力不够、班组安全教育薄弱、缺少安全激励机制等问题。
        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班组职工安全素质偏低
        部分老职工仍存在凭经验办事的现象,一些现场工作不信规程信经验,习惯性违章现象仍很突出。一些青工,特别是农电工、临时工跟老师傅学习,图省事、怕麻烦,不知不觉中养成习惯性违章,自己有时还不知道。因此,提高一些老职工、农电工、临时工的安全意识是反违章工作的关键。
        班组职工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导致职工安全素质普遍偏低。一部分职工对自我保护、互助保护都缺乏必要的认识,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必要的安全系统知识,更谈不上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手段。
        2、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够
        现在虽然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比较健全,但基层严格执行不够、一些现场工作不按规程制度办事。出现违章后的处理力度不够,往往是造成事故处理严格,未造成事故草草放过。
        3、 班组安全教育薄弱
        在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天天讲,为什么还出安全事故?好像是安全教育没起到作用,真是这样吗?其实是安全教育没有针对性,没有深入性,没能真正引起职工的共鸣,没能促进职工接受安全的意识,在班组职工中形成的影响不大。
        4、 缺少安全激励机制
        有些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对班组缺乏必要的安全激励机制和办法,组员在生产中安全工作成绩大小都一个样,没有形成奖罚制度,没有作为各项工作考核的硬指标,没有真正激发职工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做好班组安全管理的途径:
        1、 安全教育要务实
        安全教育应多层次、全方位不拘形式进行,要切合班组工作实际。坚持安全教育经常化,通过学习安全系统知识,学习事故案例汇编,解剖本班组违章及隐患,不断提高安全认识水平、增强防范意识,养成遵章的良好习惯,从习惯性违章转变为习惯性遵章。
        2、 强化执行力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2)根据班组生产岗位特点制定安全自检、互检和定检制度;(3)设立必要的保障措施,如违章违纪记录,安全生产分析记录,考核与安全教育记录;(4)建立检查制度,明确检查内容、检查范围、检查标准、并纳入考核,奖罚分明。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各项规程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3、 班组长要以身作则,做尊章守纪的模范
        班组长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应该承担的职责,要以对班组成员的生命负责、对员工的家庭负责的高度做一名合格、称职的班组长。做一名合格的班组长,要处处做好表率,调整好心态,带领好员工,把自己所负责的班组带成一个能干事、会干事的安全队伍。
        4、 健全安全激励机制
        对遵章守纪、制止违章、发现隐患、避免事故、提出安全管理的好建议等都应根据情况给予恰当的奖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安全工作将事半功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9 11:55:21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0 11:18:47 | 查看全部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t01a6aaa8b0b5a0358f.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