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2|回复: 0

中信出版社2016年经济趋势类开年大书 吴敬琏、厉以宁解读“供给侧改革”

发表于 2016-2-9 17:41: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正面临变革的关口。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下帷幕,“供给侧改革”成为当下中国政经语境中最热的词汇。中信出版社特邀吴敬琏、厉以宁领衔解读“供给侧改革”,推出2016年经济趋势类开年大书《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
中国宏观调控思路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一直面临下行压力,直到2015年第三季度同比增幅降至6.9%,至今尚未扭转下行趋势。诸如结构性产能过剩、企业债务高企、房地产库存过多等众多重要经济难题横亘在前,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使经济增长动力越加羸弱。
就在中国经济面临变革的关口,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提“供给侧改革”。11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11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强调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新高端。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的演讲中再次提到“供给侧改革”。高层领导一个月之内4次提到“供给侧改革”,这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三驾马车”的需求管理已进入瓶颈,今后的经济宏观调控将偏重于供给侧。供给侧改革是2016年改革与发展的一大重点,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突破口。
正确理解“供给侧改革”
提出供给侧改革的背后逻辑是什么?如何改善供给?政府、企业和社会在这个变革的突破口应该如何去做?供给侧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是什么?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审定的《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中,吴敬琏、厉以宁等对上述问题做出了权威而又全面的政策解读。本书是中信出版社2016年经济趋势类开年大书。
吴敬琏认为我们从过去讨论宏观经济问题的时候主要着重在需求侧转向着重供给侧,这是非常重大的转变,是积极的转变。供给侧存在问题提出很久了,但是在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的时候,往往把重点放到了需求侧。供给侧主要包括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投资,就是新增资本;第二个因素是新增劳动力;第三个因素是效率提高。在中国目前的发展背景下,要改善供给方,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着重在第三个供给驱动因素,即效率提高上下功夫,这是非常重大的转变,对它的积极意义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厉以宁指出供给端调控是中期调控,因为它涉及发展方式的转变、部门结构的调整,还包括技术水平的提高,这跟需求调控是不一样的。现在需求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的调控要并重,过去只强调了以需求调控为主。需求调控转到供给方面的调控,其中会碰到一系列难题,需要加大改革的速度和力度。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发展方式的转变涉及关停并转,这样就容易产生问题,关停并转会导致工人下岗失业。
专家们对“供给侧改革”的解读清晰描绘了未来中国的创新发展蓝图,为读者深入理解供给侧改革的理念与行动,把握宏观政策创造基础,实现站在风口顺势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