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4|回复: 1

渔民后代变身钢铁工人

发表于 2016-2-11 22:36: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猴年正月初一,粤西东海岛。

  在新闻干事郑岚岚的热情引领下,汽车缓缓驶入一个大型居民小区。“这就是叶汉金,他住在这里的二栋一单元402室,我们今晚就是在他家做客!”站在楼下入口,没等小郑介绍完,叶汉金就热情地握住记者的手。

  2015年9月25日,随着1号高炉成功点火,一座崭新的绿色钢城——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崛起在南海之滨,港城湛江一跃成为广东经济的新增长极。作为广东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最大的项目,首期投资就达500亿元,围绕着钢铁及其配套产业,可拉动投资1000亿多元。

  “很小的时候就听老爸说,今后不用再出海打鱼啦,岛上要建钢铁厂!”今年36岁的叶汉金,兴奋地讲起那个800万湛江人怀揣了37年的“钢铁梦”。“可传了好一阵后,慢慢没了下文,但人们还一直盼着。等到1997年,想了想,还是先去读个跟钢铁沾点边的中专再说。到2007年,又开始传,说还是上钢铁厂,大伙心里头顿时热热的:大项目带来大发展,这回可不能再让‘煮熟的鸭子’飞了!因为比起珠三角,东海岛实在太落后。”

  “没想到的是,最先动迁的竟然是我们溪头坡村和隔壁溪头田村这两个离海边不到800米的村子。现在这个安置小区的名字‘双溪小区’,就是这么来的。小区160多幢楼住进了1.2万多人。”叶汉金感叹,“现在的家,离海边足足有10多公里地。当然,有得就有失,何况这个失是十分值得的。”

  说话间,吴海卫、叶喜明、叶汉健、叶喜杨等一班工友陆续赶了过来。

  说起来,叶汉金还是他们的“领导”。原来,5年前,叶汉金在家门口吃起“技术饭”,进了宝钢湛江钢铁项目配套企业——中冶环保运营有限公司。1000多个日夜磨练下来,他从一名渔民的后代变为产业骨干,现在是钢渣生产部丙班作业区的作业长,下辖4个班,吴海卫等均是班长。

  “公司主要对湛江钢铁生产设施外排废气和钢渣进行处理,年处理钢渣能力达90万吨,”叶汉金自豪地说,“经过处理,钢渣又可重新利用,或回炉,或做路基、广场砖。”

  “对了,我们工作之余还义务宣传环保理念。”“我们可不想看到,有了高收入,没了靓海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闹非凡。

  “是啊,发展好、保护好东海岛,我们这一代责无旁贷!”叶汉金又一次提起自己的下一个五年计划,自从上次被公司派去宝钢所在地上海进修一个月后,他再圆“大学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清楚地知道,只有拥有知识,才能拥抱未来。

  此刻,窗外传来鞭炮声,一阵接着一阵,经久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5 14:32:41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祝猴年大吉,阖家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