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2-14 08:03:51
|
查看全部
云南苞谷酒
桃李春风闻自醉
“只要闻到苞谷酒的香气,就知道年快要到了。”在云南姑娘刘冬琴看来,年和酒想分也分不开。
刘冬琴的家,在滇东北昭通市盐津县庙坝乡。和云南许多地区一样,庙坝出产优质苞谷,而白水江则给庙坝带来了甘洌清澈的水源。苞谷与江水在庙坝相遇相融,形成了醇美浓香的苞谷酒。
庙坝的苞谷酒颇有讲究,每家每户的用料比例、酒曲用量、火候掌握都不一样,因此苞谷酒的风味也有所差异。当地人把苞谷酒酿得好视为莫大的荣誉,更有人把庙坝最好的苞谷酒与茅台酒相提并论。
酿制苞谷酒是入冬的标志,而饮新酿的苞谷酒则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环节。“过年吃杀猪饭,喝苞谷酒是我们庙坝的传统。苞谷酒不仅用来喝,还用来做菜。”刘冬琴回忆,每年春节前乡亲们都要轮流摆杀猪饭,苞谷酒作为暖身祛寒、活跃气氛的主角自然不可或缺。
最好的苞谷酒用来招待客人,而品质不太好的苞谷酒则用来腌肉、做调料。于是宴席还没上菜,就先变成了划拳喝酒的酒席……酒香菜香相互陪衬让人垂涎三尺,各种不同的划拳喊法也为酒桌上增添了乐趣。
在寒冬飞舞的雪花中,庙坝人与二三亲友围坐在火炉边划拳话家常,喝几碗上好的苞谷酒,吃几块苞谷酒腌制的腊肉,一年的疲劳一扫而空,留下的只有团聚的喜悦和对新年的期盼。
“苞谷酒越存越香,新年日子越过越好。”不少人家也会在春节前酿百来斤苞谷酒,封进土坛子里储存,刘冬琴家也不例外。在时间的作用下,苞谷酒的杂味渐渐消除,而酒香也开始变得绵柔细腻。
在边城腾冲,至今仍沿用杜康之法酿造米酒。淘米、蒸米、浇凉、放酵、发酵、蒸馏、分馏、成酒。酌一杯,醇香甘甜,浑身舒畅,神清气爽。饮酒时再放些糙米,更能让酒少些“辣味”。
在滇西南临沧,更是无酒不成礼。逢年过节,少不了喝杯佤族水酒“布来侬”。炒、磨、拌、蒸、滤,待四五天后发酵,便能散发出香甜的酒味。这时,放入备好的酒坛,将坛口封严,放置在阴凉处。一般最少不低于一个月,或数月后就可以打开灌水、泡滤饮用了。以葫芦做酒壶,竹节做酒杯,更是满满的民族风情。
如果说庙坝喝苞谷酒的特色是划拳,那么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喝苞谷酒则需要载歌载舞,互相唱歌敬酒。在西双版纳喝苞谷酒别有一番风味,知青下乡时期,酿好苞谷酒的时节就是“品酒会”举办的时节,特殊年代的苦辣酸甜也尽在这一杯醇厚的苞谷酒里,云南人的苦乐哀愁也都酿进了这苞谷酒里。
过年是新年之始,云南春风拂来,桃李盛开。倘若游在云南,不妨在云南赏春花万千,品酒一樽,醉倒在云南的风土人情里。(记者 杨文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