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3|回复: 2

反习惯性违章重在班组长2

发表于 2016-2-14 08:11: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三、班组长如何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

  反习惯性违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杜绝人身死亡、重伤和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大幅度地减少轻伤事故。要从挖掘不安全的苗头着手,抓异常、抓未遂。对班组而言,重点是防止机械伤害、灼伤、高处坠落、触电误操作事故和厂内机动车交通事故。

  1、引导职工认识习惯性违章的危害

  习惯性违章是表面现象,支配它的思想根源是多种多样的。如:麻痹思想,重视一般情况,而忽视特殊情况。如安全规程规定,停电作业时,必须先验电,后作业,而有的职工则认为这是多此一举。一般停电情况下,作业对象是不会带电的,但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未及时拉闸,一旦突然来电,后果将不堪设想。另一种思想是怕麻烦,图省事,把本应该履行的程序减掉了。如巡回检查,不按规定的检查线路和项目进行,走马观花。在反习惯性违章活动中,只有让职工从以往的事故教训中深刻认识习惯性违章的危害和后果,根除习惯性违章的思想根源,才能促使其自觉的遵章守纪。

  2、排查习惯性违章行为,制订反习惯性违章措施首先,对本班组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进行认真细致排查。要防止出现走过场、应付上级检查的情况。例如某企业一些班组,墙上贴着企业发布的习惯性违章行为的警示,但由于这些班组没有认真结合自身的问题进行排查;有的成员甚至不知道哪些行为属于习惯性违章。其次,要吸取其他班组的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排查本班组有无类似习惯性违章现象。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有效的反习惯性违章措施。

  3、班组长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由于习惯性违章是根深蒂固的,一些职工甚至没有意识到其错误所在,因此纠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班组长首先带头纠正自己的违章行为。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往往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其后果十分严重。因此,班组长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经常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发现习惯性违章或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行为,立即指出、责令其改正,而且还应当以身作则,如果班组长不按章办事,甚至参与违章,很难设想去批评指正他人,又怎么能被别人接受?所以一个班组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班组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加强对习惯性违章的处罚,引进纠正习惯性违章的激励机制

  习惯性违章是屡教不改、屡禁不止的行为,它与偶尔发生的违章行为是不同的。对屡禁屡犯者,应该“小题大做”,从重处罚。安全生产的经验说明,安全工作中“严”是爱,“松”是害。《安全生产法》及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都指定了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个人处罚的条款,通过惩处责任人起到警示、教育广大职工群众的作用。同时,必要的处罚是保障安全规章制度实施,建立安全生产秩序的重要手段。如果人人都对习惯性违章进行指责,那么这种现象就能得到制止。一般说来,因严重违章导致事故的由公司安全部门予以处理,班组主要是对一般性违章违纪行为按公司、项目部给予恰当的经济处分,作为班组长主要应做到对违章违纪行为及时指出,严重违章违纪的行为应按规定进行经济处罚。即使是生产骨干,也应照章办事。对长期遵章守纪,督促别人纠正习惯性违章,积极消除事故隐患,避免事故发生的班组成员,应给予表扬或奖励,做到奖罚分明。

  5、班组长反习惯性违章活动的注意事项

  (1)要根据不同职工的特点,因人施教。习惯性违章大多发生在以下几种人身上:①新进员工,由于他不知道违章作业的危害,往往放松对自己的约束;②有一定经验的老职工,习惯凭老经验办事;③胆大心粗的职工,往往不记后果,不听劝阻;④法律观念不强的职工,明知故犯,知错不改。班组长只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必须综合治理。开展标准化作业,坚持安全检查,实行安全监护制等手段,都将有助于预防因习惯性违章而引起的事故。

  为了杜绝违章行为,切实做到“反违章人人有责”,因此,在工作中经常学习安全规范,从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违章人当别人制止你的违章行为时,应该虚心接受,当你发现别人有违章行为时,也要大胆劝阻并制止。这就是我们要倡导的“以人为本”安全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4 16:41:43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1:30:23 | 查看全部
送去我的祝福,带去我的问好,老师辛苦了,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