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2-15 22:34:47
|
查看全部
二、市场份额≠利润
少数中小型企业只注重市场份额的抢占,却忽视了企业的生存命脉——利润。例如:现代的年青人,前半生用青春换“钱途”,有半生用财富换健康。部分人只拥有了前半生,却没有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的健康万年。少数中小型企业只重视市场拓展、市场份额的抢占,费用巨大、促销不断等,最终盈利能力低下酿成支不抵债、关门大吉的结果。那么,作为发展型企业一定要适时健康发展,利润应放在首位。企业最大的痛苦就是:“企业还在钱都是银行的了”
企业发展不仅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而且要关注产品的毛利润率和市场基础建设。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非常惊人,每年以50%以上的增长率快速发展。分析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有关,另一方面是与中国三四线市场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有关。中小型企业究竟是以提升市场份额为先,还是以占有率为先呢?还是保持产品的利润率?笔者很难给出答案,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外资企业。比如说XM电工,虽然年销售额在5亿元人民币左右,始终保持着合理的毛利率。在行业里却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和品牌知名度,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企业的发展均处于健康良性。当然,这些企业会随着国家经济的调控,在市场份额上会有波动,一旦经济环境变好他们的发展会很快,这就是我们说的厚积薄发吧!
外资企业在年中调整自己在年初制定的销售产值目标,中国企业很难理解。他们不断在执行中调整目标的不是为了牺牲销售,而是为了进一步夯实市场基础,巩固自身抗风险的能力。他们常常用中国的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不因一些市场份额没有得到而感到沮丧。
国内的一些中小型企业呢!为了抢占别人丢下的少量市场份额,拼命的争抢一旦到手就是鸡肋,价格拼杀的透明度较高、市场格局也被打乱等等因素。就是你抢到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企业的盈利水平较低,市场布局需要长时间调整,企业战略被动打破。
每个企业均有不同的战略意图,很难分晓谁是谁非。不过可以确信的是,不是市场份额大了利润就丰厚!
三、建立企业内外部的运营管理机制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很难建立、健全企业内外部的运营管理机制。前期是品牌小、市场份额小等原因,要想进来金凤凰还需要有好的梧桐树。初期就健全内外部运营管理机构,实在是有些勉强。回顾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历程,大多数企业前期是以家族式运营管理,生产销售老板做,财务后台老板娘打理。订单、采购、供应链全靠亲戚做,完全是自家企业自己干的家族式经营。靠的是作坊式经营积累企业的第一桶金。经过一个时期的变化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经销商群体。但是,要想在行业里有属于自己的一席天地,那就需要建立具有自身企业特色的内外部运营管理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内练基本功,对外建立学习交流机制。学习优秀企业的内外部运营管理机制,引进高尖端技术骨干,组建研发退伍。改善生产制造环境,由劳动密集型向半自动化生产转移。淘汰高污染、高耗能、地劣质产品,不断优化生产制造工艺,生产出高质量产品。
对外需要引进高素质综合性管理人才,打造具高效执行力营销团队、拓展市场业务、提高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
中小型企业的战略发展部基本上形同虚设,大多数是老板决策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笔者曾与几位中小型企业主交谈中发现,多数企业没有规划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那么,一个没有形成战斗力的团队,没有长远战略规划的企业如何在经济的浪潮中取得生存!是值得我们中小型企业家思考的命题!
中小型企业对人力资源梯队发展建设相当滞后。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部门之一,一个没有良好企业文化的团队,留不住人高素质管理人才。未能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团队提拔不出优秀的管理人才。缺乏对“空降兵”人才的引进,团队没有活力,也不能很好的激发团队的潜质。总之,人力资源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建设。那么,中小型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的人力资源队伍呢!那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选、育、留。
首选就是留住人,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留住人。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精兵强将,培养出具有竞争优势的综合型管理人才提拔人。然后就是合理的引进外部人才的加入,吸收外部精华取长补短发展壮大!
制约中小型企业的另一个发展因素就是用人机制,中小型企业主很难做到责权利管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责、权、利不清。这一类型的企业主不愿意放权可以理解,他们期初辛辛苦苦苦打拼创建属于自己的企业,企业能有今天的发展实属不易。就像一手养大的孩子一时不能容忍他人来指手画脚的管教。自认为对行业的熟悉程度和敬业度是“外来人”难以做到的。所以就处处“关心”处处“留意”。宁愿错听:“家族成员”的意见,不信职业经理人的操守!企业虽然成立各部门的运营管理机制,但是,还是老板一人说了算。未能充分发挥职业经理人的管理优势。因此,企业要逐步的授权哪些具有担当责任的职业经理人。没有好的工作环境难以培训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这就是中国只出来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叫唐骏。可国外有多少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呢……伙伴们,让我们共同努力推进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营销退伍,延长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