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昆山叠翠”成休闲农业品牌
一场大雪过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西边的昆仑山一片雪白,显得格外安静与美丽,沿着新修的环山路一路走来,满山的核桃树、樱桃树、蜜桃树、苹果树不停的向行人“招手”,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而位于山脚下的小昆仑村村书记谭启忠则正在规划今年的发展路径。
众所周知,距城区8公里的昆仑镇是淄川区的工业重镇,以机械和陶瓷而闻名,它南与博山区接壤,西边是昆仑山、三台山,东有蒲笠山、天台山。昆仑山又称“昆山叠翠”,据《淄川县志》记载,昆仑叠翠、孝水澄清、文庙古松、禅林峻塔、苏相石桥、郑公书院、万山樵唱、丰源牧歌统称淄川八景。作为八景之首,昆仑山曾经的人文美景可想而知,然而历经千年后却一度山荒岭秃,佳景不再。
小昆仑村是个拥有1064口人的山村,受山地条件制约,无灌溉设施,村民一年只能收种一季玉米,大约500余斤,除去化肥和人工费,几乎是赔钱。许多村民纷纷选择到企业打工,导致大量的山坡地撂荒和闲置,偌大的昆仑山一片荒芜、沉寂,令人唏嘘。小昆仑山村书记谭启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作为近郊村,土地资源十分珍贵,如何让撂荒的山地复活,带领村民致富,让昆山叠翠的佳境再现?谭启忠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昆仑镇是工业重镇,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如此好的先天条件,为何不发展都市休闲采摘游?可资金从哪里来?
谭启忠自己拥有一个弹簧制造厂,2013年,他筹集1500余万元,成立了淄博淄川昆山叠翠种植专业合作社,让村民以现金或土地流转费形式入股,从100多户农民手中流转了400余亩土地,全部用来种植苹果、核桃、樱桃、桃等瓜果树,不仅绿化了荒山,农民不用种地,光流转费每亩地一年就净收入450元。现如今,150亩的樱桃园和150亩的核桃园已初具规模,真正走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的富民之路。
60多岁的村民沈传武是合作社的一名普通员工,据他介绍,以前给人看大门每月只有200元工资,现在在合作社打工,负责果树剪修、打药等,不仅离家近工资还翻了好几倍,每月2400元,现如今像他这样年龄大了不好找工作的,还有20多个村民在合作社打工,工资都在2000元左右。
路上正巧碰到在山上散步的谭平,“以前散步都没地方去,自从修了这个环山路,一早一晚尤其是夏天,晨练、散步的人格外多,每天都得有三四百人。还有一个12人的老年音乐队每天清晨都上山练习,拉二胡的、唱歌的好不热闹。”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原来为了方便顾客观光和农业生产,合作社投资修建了3公里的环山路和塘坝等小农水工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确保旱涝保收。
来到山顶,一个旧山洞附近新建的一座座小房子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原来的防空洞,我打算在里面养殖蘑菇,新建的房子是打算建个农家乐,今年五一开始营业,还计划十一期间再开个农家乐,谭启忠如是说。据悉,他还计划建三个樱桃大棚,与露天瓜果打开季节差,确保一年四季鲜果不断。同时还将从苹果园到到核桃园之间建一个500米长的观光长廊,发展山鸡、藏香猪、大雁等林下养殖,饲养孔雀、山鸡等观赏动物,吸引游客尤其是儿童前来游玩,打造种植、养殖为一体的采摘观光休闲生态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光和餐饮娱乐的好去处。
“我将以‘昆山叠翠’为品牌形象,定期推出‘农家乐’、‘采摘节’、‘农业种植实践’等活动,把昆山叠翠生态园建成集文化休闲、观光采摘、餐饮服务和农业实践为一体现代生态旅游基地,带动黑花生、紫薯、核桃等农副产品销售,鼓起百姓‘钱袋子’,让昆仑叠翠佳境再现。”对未来,谭启忠信心满满。
闫盛霆 仇慧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