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6|回复: 5

“一厘钱”精神永不过时

发表于 2016-2-17 17:40: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周世毓
            “这份宣传提纲,本来有6页,现在我把它浓缩到了3页,不是我把内容浓缩了,而是在打印的时候,将字号、行距缩小,双面打印,就少用了3张纸。一张纸大约一毛钱,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种节约……”这是在2月3日,打通一矿某领导在基层队进行形势任务宣讲时的开场白。

         这让我想起了上世纪60年代新华社播发的一篇名为《一厘钱精神》的通讯。1963年初,国家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北京墨水厂等几家工厂的工人提出了“节约一厘钱,珍惜一分钟”的口号,一个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浪潮在全国掀起。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一厘钱精神”似乎早已被人们淡忘,特别是在“黄金十年”期间,不少人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致使浪费现象随处可见。比如,崭新的设备堆在露天坝里日晒雨淋,还没开始使用就报废了;没有用完的螺栓,随手就丢进了水沟里;无人的房间里,大功率空调呼呼地吹着冷气,让人起鸡皮疙瘩;澡堂里,洗澡水哗哗流淌,龙头下空无一人……这些浪费行为,不仅消耗了大量宝贵的资源,还丢掉了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

        故笔者以为,当下我们很有必要再提“一厘钱精神”。这既是渡难关的需要,也是培育勤俭节约优良作风的必需。只不过,重提“一厘钱精神”,需要有一种较真的劲头。想当年,北京墨水厂为了降低墨水的包装费用,将11个瓶盖厂家的样品找来,比质量、称重量、算成本,逐项比较,精密计算,每个瓶盖就少花了4厘多钱。管纸盒的工人,向厂家“游说”,研究改进裁纸方法,让每个盒子的成本降低了一厘钱。今天,我们已经有了更好的技术和条件,只要我们多一点细心,多一点热心,多一点耐心,生活和工作中处处都可以践行“一厘钱精神”。比如,随手关灯,人走关电脑、关空调,用报废的打印纸做记录本等等,做起来都很简单,而能不能做得更好,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当年新中国建设者们那种较真的劲头。

        再倡“一厘钱精神”,并非再让人们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而是要学会精打细算,点滴节约,不要因为省不了几个钱就看不上眼。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厘钱虽少,但每个人浪费一点,数量就非常惊人,每个人节约一点,就是一笔巨额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8 11:16:38 | 查看全部
谢谢老师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8 18:34:54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8 22:10:20 | 查看全部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也不能丢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8 22:10:41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兰英大姐的大力支持!欣赏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8 22:45:27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辛苦了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