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1年10月30日,福田区上梅林中康生活小区9栋附近发生地面塌陷。(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记者 赵根云 摄
最近三年来深圳发生地面坍塌事故579起,已查出隐患2万多个,研究报告显示:
地面坍塌,主因在人
“走路死”,这个网络流行词一度登上深圳媒体的版面,源于2013年横岗华茂工业园门口“5·20”地面坍塌事故吞噬5条生命。也源于此次事故,政府投入24亿元整治“地陷”,经过长达三年的“地下体检”,这一看不见的风险才能在今天为深圳市民所知:2013年至2015年三年间,深圳共发生地面坍塌事故579起,目前全市排查出2万多个坍塌隐患。
● 五条生命敲响城市“地下隐患”警钟
多年来,深圳媒体对于地陷的报道从未间断过,在2011年3月至10月,福田区梅林中康生活小区连续5次地陷,而小区下方就是正在施工建设的广深港客运专线。地陷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但是,真正敲响这座城市警钟的,是两年后的2013年5月20日晚上,横岗华茂工业园门口地面突然发生坍塌,形成一个长近12米、宽约8米、深约3~4米的大坑,6名工人途经此处跌落坑中,只有一人被幸运救起,其余5名工人不幸遇难。“走路死”这个网络新词,开始出现在媒体报道中。
横岗“5·20”地面坍塌事故被定性为较大级别。事故发生后,市规土委会同市交通运输委、市水务局、市住房建设局、市建筑工务署、市轨道办、市城管局等部门进行专题研究。至此,“地陷”真正提上深圳这座城市专题研究的议程。
来源:深圳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