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若大家都能为城市的公共安全做点什么,终归是对城市好,也是对自己好。
深圳城市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昨天召开,市委书记马兴瑞和市长许勤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聚焦城市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进一步表明了深圳提升城市管理治理水平的决心。
近年来,国内大城市接连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深圳光明滑坡事故发生后,深圳痛定思痛,在城市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方面痛下苦功。安全的重要意义毋庸赘言,但一直以来,许多人认为越是大城市安全越有保障,似乎“安全”二字是根本无须自己过多操心的问题,但当惨剧接二连三发生,人们才惊觉事情并不似想象中那么简单。
具体到深圳,与国内其他一线城市相比,深圳地域狭小,人口密度是北京的7.69倍,广州的5.56倍;车辆密度是北京的2.6倍,广州的1.7倍。从近五年的统计情况来看,全市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呈平稳下降趋势,总体上深圳的安全生产指标还不错。
但深圳要么不出事,一出就是大事。从1990年至今25年来,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共发生16起,平均不到两年就发生一起。尤其是1993年“8·5”大爆炸、1996年“7·17”罗湖端溪酒店大火、2008年南山“2·27”大火以及去年“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一次又一次引起社会广泛震动。某种意义上,在城市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方面,有些后果是我们难以承受之重,这也意味着,在“安全”二字上容不得半点疏漏。
自光明滑坡事故发生以来,深圳针对城市管理治理相继打响了多个战役,深圳各级职能部门也全力投入其中。每当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管理疏漏和责任追究以及后续如何亡羊补牢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在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和公职人员负有第一责任,出了事,就得担责,但在此之外,如果我们确能体认城市公共安全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那么在质疑、监督和表达的同时,也有必要贡献自己的一分心力,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事。
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维护城市公共安全事涉繁杂,相关公共管理部门责无旁贷,但管理总可能出现疏漏,这个时候,公民的积极参与就显得十分重要。
譬如广州公交车爆燃事件发生后,知名主持人马志海在微博上发声倡议:“坐公交的街坊们,为了自己的安全,凡见到有携带液体容器的乘客,请坚决阻止其上车。这事儿老马干过,曾经把一个油漆匠给赶下车了,这家伙,提了一大桶天那水上车。”这样的倡议未必石破天惊,也不一定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若大家都能为城市的公共安全做点什么,终归是对城市好,也是对自己好。
来源:深圳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