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污白牙过去时
在康成明的观感中,这些最美和最珍贵不断变化。传统工业影像中,多是炉火燃烧与钢花四溅构造出的壮观。现代化的连铸机让悄无声息、红中透黄的钢水沿着结晶器慢慢流淌,慢慢结晶成不同尺寸的钢坯。曾经用油画般浓郁的色调,让炉花和钢花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如今,康成明更倾向用黑白影调,凸显钢铁工业逝去的时光……
那一组“鞍钢老高炉群改造”的纪实照片,反映了鞍钢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建设节能环保型钢铁企业时期取得的成效。当时,康成明用的是佳能G6小数码相机来记录,像素只有720万,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午休时间拍摄,“光影效果不是很理想。”很多摄影师的作品都带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尽管如此,当一幅幅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炉身已锈迹斑斑,炉管道和炉衬已黑白分明,却依然挺拔耸立高炉群跃至眼前时,当施工者冒严寒、战酷暑,建设新高炉的真实场景尽收眼底时,观者依旧会为这组承载钢铁记忆的工业遗产而慨叹。
有这样记忆和情结的摄影人,在鞍钢有很多,李宝权、刘铁良、周睿……他们的根在工厂。他们珍惜工业摄影的原生态供给——工厂,虽然业余,却因热爱而持久。
有一次,康成明看见一个工人端着饭盒看书,他抢拍下来。有工友说:“这样才对,你不能光为了画面有冲击力,就老拍满脸汗珠,满身油污,露大白牙的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