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冲刺柱插加装 朱治建
“今天又完成了12辆,已经出票排攀钢。”“哇!这下就吃掉三分之一了。”11月3日18点,成都东车辆段密地列检作业场2班值班员窦旭穗与前来接班的4班值班员黎宏燕进行着对口交接。明显看得出,他们的微笑中还带着些许兴奋,是什么事令两个值班员会有如此表情呢?
原来,10月24日,攀钢向成都东车辆段提出了急需180辆加装了柱插的NX70A型平车,专门用来运输100米长定尺钢轨的要求,希望截止本月15日能12辆1组分批次全部到位。
随即,密地列检作业场边线组的3名电焊工站在了主任廖继祥面前:“虽说边线组有8个人,可这焊柱插,最辛苦的就是你们3个电焊工,把家里的事安排好,下个星期一就开始加班抢点干。”
3名电焊工中的邓彬、王文攀的儿子都在上小学,邓彬的妻子长年在外打工,王文攀的妻子是列车员,这两个人可以说在家里都是既当爹又当娘的角色。一旦开始抢任务,他们就不可能跟平时上班一样按点下班了,中午娃儿的吃饭问题势必要进行专门的安排。
“我利用这两天的时间教会娃儿自己热饭吃。”“我娃儿不吃剩菜剩饭,只好教他学会下面条了。” 果然,走在路上,他俩就开始商量咋个解决娃儿的午饭问题。
10月26日星期一,3名电焊工一上岗就甩开膀子大干起来。小组里的其它5名职工为了不因般运柱插慢而影响进度,专门到附近的彝族农民家里借了5个大背篼来背运柱插,来回跑一趟,就是1公里多的路。
“你俩背不起就少背点,赶得上用就行了。”看到朱成明、陈远贵背柱插盒时,廖继祥都要不停地叮嘱。前几天他就给他俩说过,如果觉得干起来吃力,可以安排点轻松活。没想到,过了年就快退休的他俩却说,只要没拿到退休令不需要照顾,干不动了再说。
据窦旭穗介绍,截至3日,边线组已完成了60辆,攀钢2日已经装运了1列100米长轨专列开出去了。对临时焊接柱插的任务的完成情况,他们每个职工都十分关心,因为安全与生产都是一票否决的事。
11月4日早上,正背柱插的党员车辆钳工黄元富乐呵呵地说:“冲刺柱插加装,忙点累点不怕,看着忙出来的柱插车马上就派上了用场,说明国家的经济也在逐步开始复苏企稳,自己的心里还真甜滋滋的。”
黄元富还特意告诉笔者,可别小看这平板车侧梁上加装焊上去的柱插,有了它,加固车上100米长钢轨用的钢架座子才有地方插牢,使这种钢轨的装载加固符合运用安全要求。要不然啊,攀钢生产的100米钢轨就不可能装载运输,那就麻烦了,因此感觉身上的责任很是不轻。
图为11月4日早上,成都东车辆段密地列检作业场边线组的党员车辆钳工黄元富正在背运柱插,他身边满载100米长定尺钢轨的专列即将从密地火车站始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