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路两沟”打造乡村迎奥情通讯员杨玉清
“老爷,咱们村的路是啥时修的,路两边的污水渠怎么也变了,真好!”岳父高兴地答道:“去年,咋村也得为冬奥添光彩,是不?”
大年初二,当我随妻子携女儿回到了宣化区侯家庙乡侯家庙村时,眼前街景的变化让女儿有了发自内心的感慨。的确,乡村街道的变化,也带动了村民观念的转变。
“便民清洁路”贯穿村落2015年8月,侯家庙村路改造工程,在村民的期盼中开工了,它成为了政府便民、富民的一项标志性工程项目。它的改造不仅让村民告别了道路两边脏乱差的局面,而且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习惯。邻居田大爷看到我高兴地道出了原委。他说:“修路前,由于道路在重车的碾压下,造成了路面的坑坑洼洼,车辆行驶时颠簸的很厉害,导致车辆废弃物遗落较严重。加上道路两旁的两条污水渠属于明渠,村民们时不时的将赃物倒入,让过往的人们看到的只是脏乱差的局面。为了打造环境优美乡村迎冬奥,政府为咋村民真是办了一件大好事。这不,将路俩边的明渠全部实现了覆盖。每天村里还派了垃圾清理车,咱们可得保护好。”王大爷的一席话,让我感受到了村民观念的转变,他们也企盼自己的居住环境在不断改善。
“秸秆变饲料”路洁天蓝在村路改造前,秋季,路两旁整捆捆的玉米秸秆堆得人难行、车难开。在村落中,形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这些玉米秸秆,不仅是村民饲养牲畜的饲料,而且是村民赖以生活的必需品,他们利用这些秸秆烧炕取暖,烧水做饭。一到晚上,村落中弥漫着烟气,让人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喘不过气来。现如今,玉米秸秆已成为养牛专业户的抢手货,他们将秸秆粉碎、发酵后储存,不仅不占地面空间,而且道路两旁也宽敞、洁净了。道路两旁整齐的节能路灯取代了它们的身影,太阳落山后,再也看不到浓烟缭绕的街行,大多数村民家中用上了煤气,让村民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
当我漫步在大田的田埂上,感觉天是那么的蓝、那么的高。
乡村的变化,根在村民观念的转变。岳父的一番话道出了现在村民的观念,他说:“由于时代的发展,冬奥在家门口举办的机遇,着实让咱村民感到,不改变环境,对不起国家和政府。申奥的成功,我们也是骄傲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改变家乡的环境,造福后代和社会,为冬奥撑起一片蓝天。”
冬奥的不断临近,不仅让张家口各企业感到责任重大,就连小小村庄也想起了美化环境的热潮。他们的迎奥情,着实让我感动许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