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7|回复: 0

刘震云:写作是因为热爱

发表于 2016-2-22 10:36: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时候我想起来我有50岁了,做梦做的却还是20多岁的梦。那时候我的外祖母还在,我经常梦见我外祖母,跟她一块儿过中秋节。就在我们的村子里,就在我们家的院子里,枣树上面,月亮那么大,那么明亮,我突然觉得我特别幸福。

    如果说之前一个小时的聊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刘震云在聊的话,之后一个小时的访谈,则热闹非凡。博友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四百多个问题,记者则必须要和他们争分夺秒,才能见缝插针地加入自己的问题。而刘震云面对这样的场面,仍表现得不紧不慢,对待每一个问题他都仔细思考后才作答。


    谈作品▶▶当我变成倾听者,写作获得了极大自由


    记者:业界评论您这部《一句顶一万句》是最具想象力的作品,您自己如何评价?

    刘震云:过去我在写作品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有话要说,才写东西。到了《一句顶一万句》我发现作者要说什么是不重要的,作品中的人物要说什么是重要的。当我由一个写作者变成一个倾听者,我突然发现我写作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如果《一句顶一万句》还有可取之处的话并不是刘震云写得好,是老曾还有老詹他们说得好。

    网友:《一句顶一万句》这部作品应该是乡土文学作品,为什么故事的着重点却放在意大利牧师身上?

    刘震云:前不久秘鲁的一个作家略萨到中国来过,跟中国的作家有过一次对话,对话的场合我不喜欢。好像中国和巴西球队的比赛,比赛还没有结束,中国球员就上去和巴西球员换球衣一样。而在场的中国作家不比略萨写得差。不过略萨有一句话我非常赞赏:“我只有生活在巴黎的时候,我对秘鲁才有更深的认识。”


    谈获奖▶▶ 写作不是为了得奖,写作是因为热爱


     记者:茅盾文学奖公布的那一天,微博话题有17万条,可是当各路媒体跟您联系的时候,却找不到您。您选择如此低调,是出自怎样的考虑?

    刘震云:一个作品的获奖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它又一次得到了承认,同时也不说明什么。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必须搞清楚,作者和作品应该是分开的。像茅盾文学奖评的是作品,获利的是作者,作品并不因为获奖多一个字,或者是少一个字。对于作者的说法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一定要清楚,作品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网友汪亚民:您认为这次和以往的茅盾文学奖评选是否把中国最好的作家和作品评选出来了呢?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与诺贝尔文学奖的距离还有多远呢?

    刘震云:写作是自己决定的,得奖是别人决定的。没获过这个奖的,也有很多杰出的作家,像王朔、余华、阎连科等。诺贝尔奖更是别人决定的,它评的不是作家,而是翻译。到底有多远,得问别人。比这些都重要的是,写作不是为了得奖,写作是因为热爱。


    谈创作▶▶现在看原来的作品,还能有温暖的感觉


     记者:您之前的作品《一地鸡毛》、《手机》都改编成了影视剧,广受欢迎,但是没有获奖。如今凭《一句顶一万句》获奖,再回过头去看原来的这些作品,有何感受?

    刘震云:现在再看《新兵连》、《一地鸡毛》、《温故1942》,还能有温暖的感觉。温暖是因为我创作时的年龄,当时我才20多岁,我在认识世界,认识文学的态度、深度上有问题。但是,一个最大的好处,我情感的流露是那么的质朴。转眼20多年过去了。有时候我想起来我有50岁了,做梦做的却还是20多岁的梦。那时候我的外祖母还在,我经常梦见我外祖母,跟她一块儿过中秋节。就在我们的村子里,就在我们家的院子里,枣树上面,月亮那么大,那么明亮,我突然觉得我特别幸福。


    (说到此处,刘震云因回忆而哽咽。他停顿片刻,以喝水来平复自己的情绪,并轻轻拭去眼角的泪。)


    谈生活▶▶生活中话不多,因为脑子转得比较慢


    记者:《一句顶一万句》讲的是交朋友过心不过心的故事,刘老师自己有没有遭遇过此类问题。

    刘震云:当你在生活中找知心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另外的途径,就是写作,你会发现杨百顺、牛爱国、老裴、老曾,他们都是朋友,写作就是交朋友的过程。书中的朋友与现实中的朋友最大的不同是:现实中的朋友是忙碌的,而书中的朋友永远有耐心;现实中的朋友往往不深刻,而书中的朋友很深刻,他说的话往往比作者高明,会惊煞作者。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幸福的事。

    网友莫日白:刘老师的随笔写得也很有味,但博客久不更新了。微博也是头一回这么热闹。请问以后会时不时发微博吗?还是觉得写在书里最好,能够一句顶一万句,而放在书外就有些浪费呢?

    刘震云:我在生活中话不多。话不多的主要原因,是脑子转得比较慢,别人说的话,我得想半天。


    东方今报记者 毛韶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