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山深处的"时尚生活"
----中铁十八局兰渝铁路工地企业文化建设趣闻
●伍振 邹光剑 耿涛 图/文
也许施工一线工地的生活在很多人的眼中是枯燥、单调、无聊的,真的这样吗?当笔者在中铁十八局集团兰渝铁路常务副指挥长史振春、书记江顺的陪同下来到来位于西秦岭大山深处的兰渝铁路建设工地时,却惊喜发现在西秦岭大山深处有座"时尚公寓",尽管这里地处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烟稀少的甘肃陇南山区,可是健身房、图书室、英语角、超市、卡拉OK厅一应俱全,"个性婚礼"、"网上购物"一个不能少,员工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胜似都市乐园,追求新时尚,勤奋不乏创新,严谨不乏活泼,不信,您看这几组镜头:
"英语角"热起来
"Glad to meet you!"(认识你我很高兴!)"How are
you!"(你好!)每周二,大山深处的西秦岭出口"工地夜校"就传来阵阵英语诵读声。英语老师,是中铁十八局集团今年特地引进的英语专业大学毕业生顾翠波,而学生们,则是工地上的干部职工、民工。打破最初的一丝不好意思后,"老师"教得认真,"学"生也学得认真。
中铁十八局集团担负全长28.236公里的西秦岭隧道是兰(州)渝(重庆)铁路818.71公里中的咽喉控制性工程,其中隧道掘进机(TBM)施工段15525米,是目前国内设计TBM与钻爆法结合施工最长的隧道,TBM是进口的现代化的隧道掘进机,总价格加设备配套高达3亿多元,这是一个集掘进、支护、照明、排水、通风等功能为一体,有着"流动的现代化隧道生产工厂"美誉。TBM零部件总共有近百个集装箱、5000多吨重,许多部件超宽超长超重,最重的部件有175多吨重,最小的只有一个螺丝大,在TBM进场组装掘进期间,近十名美国TBM专家来现场协助工作。
"我们要提高英语水平,掌握基本的英语对话,以便TBM进场后能更好的与外国专家沟通,更好的攻克TBM技术。"局指常务副指挥长史振春、书记江顺、隧道公司西秦岭项目经理张富国时时提醒着大家。为了让TBM"百花齐放",项目部明确提出一个奋斗目标:打造学习型团队,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培养学习型人才。
根据TBM施工的需要和项目部人员英语实际情况,项目书记赵战欣把刚刚分配来的英语专业大学生顾翠波充分"利用"起来,由其担任讲师,带领项目部员工学习英语,英语培训的内容主要以基本对话和TBM专业术语为主,通过带读、PPT讲授、角色扮演游戏、听录音等多种形式,让大家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达到教学目的。
刚开始,很少接触一些老职工不是很自信,也不流利,但是通过不断地鼓励和练习、巩固、学习,加上生动的互动游戏,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58岁的老职工刘登柱以前从没学过英语,为了适应工作,他缠着技术人员求教,还借了一大摞相关资料。现在,职工们都主动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了。
"铃......"一转眼的工夫就下课了,"Good bye,Mr Gu!""See you late, Mr
Gu!"(再见,顾老师!)职工们依依不舍地和老师告别。看着"渐入佳境"的职工,局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史振春很欣慰:专业知识的培训要长期坚持下去,确保每周至少有一两个晚上的学习时间,让学习之声在山旮旯里真正响起来。
"工地婚礼""个性"起来
近日,中铁十八局集团兰渝铁路指挥部大院旁花园葡萄架下内喜气洋洋,热闹而又温馨。在局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史振春的主持下,指挥部50多人为新郎赵映冠、新娘刘霞举行了一场别样的"葡萄架下的婚礼"。
2008年秋天,新郎赵映冠来到中铁十八局集团兰渝铁路工地上整天奔波在施工现场,刘霞则在西安上班,他们在高中就相识相知,大学里相恋,毕业后,尽管咫尺天涯,但是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勉励,相互帮助,如今终成眷属。
这场婚礼,没有精心装扮的花,没有伴郎伴娘,没有婚纱和礼服,没有红地毯,没有锣鼓喧天的场面,也没有铺张奢华的宴席......简易的板房内,纵向挂着五颜六色的彩带,天花板中间系着几组圆圆的气球,迎面的墙壁上,斗大的红喜字,把整间板房烘托出祥和与喜庆的气息。简陋的工地食堂内,摆上几桌食堂师傅准备的酒席,等待工地上的同事白天忙完手头的活儿,夜晚,借着食堂昏黄的灯光,吃着喜糖、喝着喜酒、闹着新郎新娘,热闹而又温馨,一点也不缺少结婚的喜气,情同手足的"十八局兰渝建设者"近40人齐聚一堂,笑语欢声,胜似任何流俗的婚庆。
如今,婚礼上豪华的婚车、奢侈的婚宴、高档的场所、隆重的仪式......奢华铺张的婚礼"一浪接一浪",各种别出心裁的婚礼也常常见诸报端。可是作为"80后"的赵映冠和刘霞却没有"跟风",他们对爱情和婚姻的追求有着自己的理解,根据实际情况,举办了这场"简陋"却具个性的婚礼!
赵映冠之后,工地婚礼在兰渝铁路流行起来,有的在大桥上,有的在隧道里,还有的在附近的橄榄地里举行婚礼仪式,刚结婚的邵峰说:"现在婚礼都讲究个性另类、别具一格,但我们觉得工地婚礼才是最刻骨铭心,最有意义的!"这一对对新人在艰苦的环境中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只是施工企业里的一个个缩影。他们为了建筑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不仅收获了知识和经验,也收获了一份美好的爱情。
"工地健身"火起来
生命在于运动。每天晚饭后,兰渝指挥部辛苦工作了一天的职工聚集在项目部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里,三三两两、任意组队,或比赛或游戏,在赛场拼搏竞技和自由娱乐的同时,不仅锻炼了身体,拉近了人际关系,联系了工作,愉悦了心情。
在局指领导的倡导下,各工区的职工健身运动不断引向深入,指挥部领导希望全体职工都运动起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恰当的锻炼方式坚持下去,并通过体育精神的弘扬,树立中铁十八局集团人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积极态度,宣传工地文化,展现中国铁建工人的精神风貌,提高生活、工作的情趣与质量。为此,指挥部要求下属的两个项目部和材料厂都拿出专项资金添置了各种球类、球拍、球网、象棋及电视音响设备。
这些文娱设施就点亮了职工的业余生活,你看,乒乓球左右飞舞、楚河汉界上两军交锋、篮球场上员工身姿矫健......他们工作认真,放松休息时也很投入。
QQ平台建起来
针对职工彼此之间缺乏了解的情况,本着凝聚和团结职工、加深了解沟通、方便组织开展工作等目的,指挥部和各项目部充分利用网络迅捷、方便的特点,建立了工地网上交流平台。
该平台基于腾讯软件而建,因此只要拥有QQ号,通过身份验证即可加入。平台内设有聊天、BBS留言板、文件、图片、相册共享等功能。登陆后,职工们可在平台上畅谈人生理想、展望公司未来、抒发生活感慨,交流"网上购物"心得,还可以将看到的好文章、图片发到平台上和大家共享。目前职工基本上都加入到了QQ交流平台。这种网上交流平台为职工加强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互动空间和为项目部建设建言献策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既加快了信息的传播,也节约了管理成本。
"工地夜校"办起来
现在,在十八局西秦岭工地有一句流行语------"既要让农民富口袋,又要让农民富脑袋"。原来,"工地夜校"开课了,"放下扳手就拿起榔头"的农民工捧起书本。
"大家远离亲人来到甘肃,第一个任务是什么呢?"老师的提问话音刚落,下面就议论开了。"第一个任务是注意安全。"一位农民工回答说,声音明显有些拘谨。"不对!大家出来的第一任务是挣钱嘛!"老师一说完,大家都笑了,室内的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这是"夜校"上课时的一个场景。
在这个由简易活动室改装成的教室里,每个周末,着装整齐的建筑工人一边听老师讲解,还不时地用笔在本子上记些东西。
"我们的夜校会一直办下去。因为每年都会有很多新来的工人,对他们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培训的内容涵括安全知识、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卫生防疫、操作技能等多方面的内容。"隧道公司项目总工齐建锋说。
来自河北省滦县的农民工刘铭新说:"我以前只知道把活干了就完事儿了,上了夜校才知道,像我们这种电焊工属于特殊工种,在干活时需要按照规定穿衣服,同时使用一些劳动保护用品。例如在系安全带时,不能将绳子打结使用,也不能把挂钩直接用在安全绳上等。夜校太好了。"
"夜校取得了实实在在效果:一是增强了工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文明施工意识,二是通过夜校的培训,工人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确保了施工全面推进,我们指挥部先后两次荣获铁道部信用评价第一名和业主组织的"六比六创"劳动竞赛第一名。"局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史振春欣慰地说。
"职工书屋"书香飘起来
"现在,每天晚上都有这么多好看的书,我们再也不用靠喝酒和打扑克来度过无聊的夜晚了。"农民工张明涛一边翻看着刚从工地上的"职工书屋"里借来的《施工安全规范一点通》,一边和笔者聊天。
为了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中铁十八局隧道公司兰渝项目部建立起了"工地书屋"。为了把好事办好,在"工地书屋"建设之初还在工人中进行一番特别调查,了解职工最喜爱看的书的类型后再有针对性地采购,现在图书室拥有近千册涵盖文学、法律、计算机、电气、土木等书籍、杂志和报刊。与此同时,购置桌椅,悬挂了窗帘,使图书室安静而舒适。
项目部精心准备的书籍受到了广大员工的欢迎,仅开业第一天就已借出20本书籍杂志。项目部并决定将继续不断地为图书室购进新书、新杂志,不断扩大图书室藏书量,要使每一位参建员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
随着"职工书屋"的建立,缕缕书香飘满工地,项目施工闲暇时只见读书人,不闻打牌声。"职工们不仅仅需要吃饱穿暖,他们也像所有的城市白领一样,需要读书看报,需要精神生活。"局指挥部书记江顺说。
"工地超市"开起来
在工地,建个小卖部不算稀奇,但要是能见到一个超市,恐怕你不太相信吧?在十八局西秦岭工地,却就有一个超市,超市环境还不错呢。
为了方便职工的日常生活,隧道公司兰渝铁路项目部在食堂大餐厅旁的空地建起一个超市。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东西还挺齐全,毛巾、牙膏、牙刷、内衣等日常生活必须品这儿基本上都能买到。啤酒、香烟、饮料在货架上也摆了不少。据说,这些商品的价格也挺合理,职工们都很喜欢来这里买东西。
西秦岭隧道工地比较闭塞,工地到一趟最近的县城至少6个小时,施工进入高潮后,职工们忙于施工,放弃了星期天和节假日,哪有功夫出去逛街?有时需要买一点日常用品,出去一趟也很不方便。附近的村民纷纷批发了烟酒、牙膏、香皂、食品等,用小车摆放在项目部大门口做起了生意。隧道公司项目经理张富国动脑筋琢磨:既然老百姓赶牛车都能批发,我们用汽车去拉货岂不比他们更便利?于是项目部马上动手,超市几天就建好了,商品一律明码标价,价格还比周边的小商店便宜。自从建了这个超市,职工们无不感到高兴,都说领导这事办得好,真正为职工排扰解难了。
图片说明:
1、中铁十八局集团兰渝铁路指挥部大院(伍振 摄 )
2、中铁十八局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刘金林(左二)、副总经理陆晓辉(右一)在常务副指挥长史振春(右二)、隧道公司总经理邓勇(左一)、兰渝二工区项目经理张富国(右三)陪同下在兰渝铁路现场研究企业文化建设(伍振
耿涛 摄)
2、中铁十八局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刘金林(左二)、副总经理陆晓辉(右一)在常务副指挥长史振春(右二)、
(58 KB, 下载次数: 0)
3、中铁十八局集团兰渝铁路常务副指挥长史振春(中)、三公司董事长温法玺(右)、三公司项目经理石明记(左)在西秦岭隧道现场研究企业文化建设(伍振 摄)
4、中铁十八局集团兰渝指挥部党委书记江顺(左三)和隧道公司兰渝项目经理张富国(右一)在现场办公(伍振 耿涛 摄)
5、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兰渝铁路项目经理张富国(右二)、总工齐建锋(左二)、副总工叶智彰(右一)、安置部长滕志明在西秦岭隧道现场研究企业文化建设(伍振 摄)
5、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兰渝铁路项目经理张富国(右二)、总工齐建锋(左二)、副总工叶智彰(右一)、
(70 KB, 下载次数: 0)
6、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项目书记赵战欣(右一站立者)在组织象棋比赛(伍振 邹光剑 摄)
7、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兰渝工地激烈的乒乓球比赛现场(伍振 邹光剑 摄)
8、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兰渝工地激烈的篮球比赛现场(伍振 邹光剑 摄)
9、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兰渝工地职工高兴地在"工地超市"选购商品(伍振 邹光剑 摄)
10、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兰渝工地职工"工地书屋"看书(伍振 邹光剑 摄)
11、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兰渝铁路项目部鸟瞰(伍振 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