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的小算盘和大生意
虽然同样是疯狂砸钱、培养用户,但各家的诉求并不尽相同。对于支付宝而言,它希望补齐自己社交关系链不足的这块短板。而微信则希望更多的资金留存,构建更丰富的移动支付场景。
于是,各种段子也应景而生:人生六大“望而不得”:长生丹、后悔药、火车票;忘情水、情花毒、支付宝的敬业福。为什么有人会咻一咻集福卡集不到还乐此不疲呢?因为那些小时候吃干脆面集卡片的孩子们,长大了。久未联络的亲朋友好突然求加好友,我就知道,他一定是还没有咻到敬业福。
红包大战过后,支付宝的敬业福成2016年初第一个网络热词。为什么要让全国人民“集福卡”呢?当然是看中红包与社交具有天然的关联性。相信很多人支付宝上的好友数量在这个春节后都会大幅增加,而且这些“好友”都是含金量极高的家人、亲戚、朋友、同事。但是,对于支付宝来说,如何在春节“霸屏”之后,留住这一批新加入的用户,培养出活跃度,真正形成社群关系,还真的是个大课题。
而微信也有自己的“小烦恼”。虽然借助红包获得了大量绑卡用户,但大家放在微信中的都是“零钱”,而“大钱”更多去了支付宝。2月16日,微信支付团队发布公告,3月1日起,个人用户的微信零钱提现功能(从零钱到银行卡)开始对超额部分收取手续费,转账恢复免费。但每位用户(身份证维度)有累计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1000元部分按银行费率收取手续费,费率均为0.1%。
虽然官方回应称,之所以提现要收费是因为银行都要向微信支付收取交易手续费,过去这个费用都是由微信来承担的。随着微信支付用户量和交易量逐步升高,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记者“这个成本到底有多大”的询问,微信团队相关负责人并未透露,但他表示,之所以设定1000元的免费额度,是因为绝大多数用户的微信钱包余额都不到1000元。
支付是一种金融的基础设施,在此之上,互联网金融才有施展的空间。BAT红包大战实质是对支付端的争夺,也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入口之争,因为移动支付背后是巨大的消费金融市场。无论阿里、腾讯,还是百度,都在尝试打通消费与信贷、支付与理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