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理想的公寓生活,会吸引大家下班之后就会想回到这个社区里来。其中在创业板块,我们已经与启迪之星达成合作,企业家、行业前辈和职场精英会经常被请进公寓开展讲座。当租户有创业项目,会获得建议;有事业难题,会获得同行业的帮助。比如一个创业者的IT项目缺人,他可以和同公寓里在百度、网易等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年轻人交流,获得建议,甚至得到合适人选的推荐。
周末到了,大家可以约着出去打羽毛球、爬山。多元化的人聚集在一起,所有交流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进行,谈着谈着,就可能谈出男女朋友或者创业伙伴,获得了事业机会。
我们的社区具有开放性。公寓里做沙龙讲座,我们会对外广播,不但公寓里的年轻人能来参加,其他需要这种机会的年轻人也可以参加,演讲全程还会在线上社区直播。
在创业过程中,我们因为公益属性很强,得到很多政府部门的支持,包括中关村管委会和团北京市委。未来,我们希望可以被纳入对年轻人公共服务体系里面去。
创业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我们涉及的产业链条太长了,从找楼到设计、施工、店面运营、线上线下运营。我们也需要和方方面面打交道,包括城管、公安、消防、居委会和电力部门,出了问题得一件一件去解决。曾经,我们的一间店面面积不够,需要增容,各种程序跑下来,全部解决用了两个月。我当时想,如果只是做个App早已经开发完了,但这也只是千头万绪中的一件。
我们的团队逐渐扩大,我的同学不断加入进来,和我一起负责工程的是我清华大学的校友,一开始给他的工资甚至都不够他还房贷和车贷。现在,这个年轻团队非常享受自己的工作,觉得这个事情有意思。
(本报记者 王梦影采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