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楚国都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三国时期,这里是战略要地,群雄逐鹿,气势恢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荆州,这个古老的九州之一,谱写着新的传奇。新世纪里,新常态下,中国铁建这支新铁军,在荆楚大地,踏响了新的征程。
一条铁建巨龙拔地而起
2013年11月,一条千万人期盼已久的高速--江北高速破土动工。2014年6月江北高速这条铁建巨龙开始展露它的雄姿,这条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将穿越荆州,开启它追梦奋进的新旅程。梦想与磨砺同在,机遇与挑战并行,中国铁建十五局五公司承接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此次承建的湖北省监利至江陵高速公路JJTJ-1合同段项目位于荆州市监利县内,路线总体呈东西走向,起于监利县分盐镇胡家村,与随岳高速公路立体交叉,向西经毛市镇、周老嘴镇、红城乡,上跨内荆河、四湖西干渠,在曹家河村处设监利北互通与拟建的监利县北环大道相接,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为100Km/小时,全长15.2Km,合同工期22个月,合同总造价8.6亿元。
让数据变成工程,让规划变成现实,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五公司铸就着不朽传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平地起高桥,大桥主线路基全部达到交验条件;路基防护以及防排水工程主线部分顺利完工;桥梁下部工程、梁板预制工作全部结束;桥梁主线除内荆河和西干渠外实现全线贯通。
以"法人管项目"攻坚克难
江北,是水草丰沛之地,千里稻田,水系纵横,这些农业发展的优势,在桥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程中变成了难以破解又不能迂回避开的难题。江北高速处在江汉平原湖区,这里地下水位高,水系发达,对于主线和便道施工来讲,难度非常大。项目全长15.2km,跨越江北主要航道四湖总干渠,项目分部划分正是以四湖总干渠为界,划为两个分部,这种由地势条件造成的施工难度无法逾越。最为棘手的是,项目所占位置全部为基本农田,临时征地难度大。
面临种种困难,公司副总经理兼项目经理何红民顶住压力,迎难而上,涉险闯关。何红民定下"三字诀",即"严"字当头,"精"字为要,"细"字求效,全面推进"法人管项目"管理模式。
"严"字当头,制定了打造"业主满意工程"的效益与信誉评价目标,确立了"既均衡生产又亮点突出"的工期目标,提出了 "零死亡、零伤残"的安全管理目标,实行"没有红牌及不良记录"的标准的质量目标。这一系列标准与目标绝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坚决落实,落地有声。
"精"字为要,一批素质高、品德好、技能精、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被派往施工一线,加大对全线地质、水系调查,充分认清其对施工的影响,提前优化施工方案,保证工期。加大项目管理力度,进一步明确职责,调动分部积极性,合理组织施工。加大协调力度,积极与业主、地方政府联系,全力解决临时征地问题,督促尽快交付红线用地,加快三线迁改进度,使项目施工顺利推进。
"细"字求效,注重细节入手,细心抓管理,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项目部重新梳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之符合精、准、细的管理要求;全面加强项目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完善项目绩效考核机制,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及时奖惩。同时,开展理化建议征集工作,加强创效工作。
这些举措将"法人管项目"与项目管理相结合,将精细管理融入到建设的各个领域,立竿见影,成效显著。同时注重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入细入微做好职工的后勤保障,让"法人管项目"充满人文关怀、充盈温暖春风。
严把"两道关口"精益求精
为了打造精品项目工程,项目部严把"两道关口",精益求精。"第一道关口"是"质量关"。项目部要求在各道工序及其转换上,必须形成一种传票制度。项目的各个关键工序派专人负责把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施工班组将本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检查情况向质检工程师汇报,提出下道工序施工申请。质检工程师协同监理进行本道工序的检查、签字、认可,必须有实验室出具的混凝土强度报告单和监理、总工的签字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这种程序繁琐、把关严格工作流程在源头上杜绝了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工程各个环节转换过程中不出纰漏。
"第二道关口"是"安全关"。安全部副部长姚春红提出"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安全资金投入优先、安全人员配置优先、安全隐患治理优先"的工作理念,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强安全施工、安全生产,他亲临一线,亲自指挥,亲自督导,落实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监督,引导项目部上下齐抓共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细则,坚决杜绝违章作业,打响了项目工地"安全保卫战",实现了全线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安全生产目标。
铁建强人团队披荆斩棘
江北项目遇到的难点多,涌现的强者更多,堪称中国铁建的强人团队。项目的施工难点之一是架梁,面对工期紧、任务艰巨、技术含量高、地质情况复杂的施工现状,预制一班在蒲若伟的带领下,24小时连续作业,刻苦钻研,努力实现"确保部优、争创国优"的质量目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效活动,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他们开展"五比"劳动竞赛。面对难题,他们和技术人员一道组织技术攻关。在制梁施工中,他们科学地采用大块定型拼装钢模,施行一次灌注,既确保了工程质量,又保证了工程的外表美观。元月25日,距离春节只有12天,第1464片长约25米、重达73吨的混凝土箱梁,稳稳地安放在内荆河特大桥桥墩台上,架梁现场喜炮齐鸣,一片欢腾。蒲若伟和预制一班的兄弟们用自豪的笑脸与激动的泪水喜迎佳节。
桥涵一队在于元喜的带领下负责四湖西干渠系梁、立柱、盖梁施工等任务。自进场以来,这支由40名职工组建的队伍施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作业,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导师带徒等劳动竞赛活动,他们抢晴天、战雨天、冒严寒,紧盯现场不放松,施工进度远超预期。在15个月施工期内,桥涵一队实现了桥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在重重阻碍下完成了2500米桥双幅从下部到桥面系的全部工程。
特别是负责挂篮施工的李登志,路基一班负责人曹继荣和二十二班负责人巩双合,他们是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这支小分队中平凡的奉献者。在今年荆潜指挥部组织的劳动竞赛活动中,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施工任务,为确保实现江北项目年度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
常务副经理严凌云,项目部总工程师贾辉在项目部监理给他们两个起了个外号"哼哈二将"。严凌云是一个敢于面对挑战的人,在走南闯北的十年时间里。他总是勇挑重担,足迹遍布大江南北。2014年7月,内荆河特大桥开始挂篮施工,挂篮悬浇施工一直是内荆河特大桥的施工难题,搞不好就会出问题,常务副经理严凌云每天都守在施工现场,指挥挂篮施工,直到挂篮安装完毕,他才回去。总工程师贾辉以身作则,经常坚守在现场指挥施工,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突破技术瓶颈,结合施工实际,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坚持做到"四个一线"和"五个到位",即:了解情况到一线、检查督促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服务保障到一线;人员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协调到位、指挥到位,真正把"办公桌"搬到工作现场,以此促进施工生产工作的落实。
贾辉作为项目总工,贾辉在技术管理岗位上多年,深知工程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定期组织工程技术、质检、计划、实验、档案等部门人员集中开会,解决工程计量各环节遇到的问题,明确各相关部门在计量工作中的职责,定期进行考核和追责,通过这些手段,极大的推进了项目工程计量各项工作。
2015年"五一"期间,数月不见的爱人携女儿来工地看望他,大家都劝他趁这个机会一家人好好团聚一下,出去好好逛逛,但他却以工作繁忙为由放弃了这个机会,让爱人好一阵埋怨,他却说:"我是党员,就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他的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施工现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为能跟着这样的好总工工作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李荣盛,项目部副经理,一个老兵,一个沉稳、干练的老铁道兵,从基层技术室主任到工区经理。"宁做恶人,不做罪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他见到不对的地方,立即组织相关人员予以纠正,尽量杜绝施工质量瑕疵。到目前为止,已处理施工缺陷50余处。他深知,工程质量问题,不只是资源的浪费,更是失职的犯罪。2015年11月,岳母因病过世,他匆匆办理完后事,没有丝毫停歇,又第一时间赶回到施工一线。
春风正在拂绿长江两岸,江北项目部冲锋的号角已然吹响,从建桥之初,困难重重阻力不断,到现在洁白桥墩屹立江畔,江北高速项目部的壮举无不让世人赞叹。今朝,在这片平原上,这只铁建巨龙,正啸傲江北,意欲腾飞,这座荆州大地上无可比拟的铁建精品工程,必将成为中国铁建建造史上一段不可磨灭的篇章,永载史册。
(赵纯杰 王璐)
来源:中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