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5年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5.44%
淄川经济开发区逆势发展乐章正悠扬
新春刚过,位于淄川经济开发区的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在8600多平方米的电动汽车总装车间里,工人们紧张忙碌地装配、检测,一辆辆电动汽车驶下生产线。走过一甲子的唐骏欧铃现已形成载货汽车、新能源电动汽车、专用改装车三大类型300余个品种,带动经济开发区电池、电动机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汽车产业集群。
而在山东毛豆科技有限公司,一支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电商开发队致力于做中国最好的电子商务服务公司,为传统企业提供电商服务。淘宝特色中国淄博馆、“微商汇”陶瓷行业+互联网营销方案等都出自这群年轻人之手。
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昔日荒芜的岗坡地上,一座“新城”正在崛起。
这儿是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强开发区、中国创新力开发区。2015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开发区却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25.44%,高出淄川区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奏出了逆势而上的发展乐章。
这儿有3个中国驰名商标、3家上市企业、120家规模以上企业。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淄川区医院西院区、九年一贯制区属中学、大酒店等设施,为人们安家落户提供了充足保障。
“我们按照开发区的产业特点,着力打造汽车之城、生物药谷、电商智汇、宜业新区,吸引人们前来投资、居住。”淄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委书记褚国城说。
顺势而动 紧跟转型步伐
在淄川收费站南,淄川经济开发区工业核心位置,占地200亩的青岛中一轻工产业城项目正在建设中,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厂房架构初具雏形。“淄川区小企业、小厂房、小作坊众多,布局散乱,项目建成以后,可以吸引100多家制造企业来此集聚发展,引领淄川机械产业从作坊式向现代产业园的飞跃。”褚国城介绍。
除此之外,总投资8亿元的山东日日顺新星物流园项目正式启动;唐骏欧铃与布赫集团合作生产的布赫专用车目前已生产1000余台,市场前景广阔;泰展机电新上技术研发和扩产项目已竣工,新增汽车配件生产能力100万只,打造全国最大的汽车碳罐生产基地;中船重工锂电池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开发区新能源产值突破150亿元;金城医药先后收购天宸制药、朗依制药,加速从医药中间体向医药终端产品迈进。
近年来,开发区累计吸引外资35亿元,完成签约项目42个,签订框架协议项目11个,储备项目40个,其中瑞士布赫、中船重工、中商国能等8个招商项目为国际同行业领先以及“中字头”“国字号”的“大手笔”。这些项目既包括汽车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也涉及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以纺织服装、汽车及机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为主导产业的产业体系日趋成熟。
借力而为 打造人才洼地
在舜泰电动车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组装、调试电动汽车,满载十几辆电动汽车的载货卡车即将发到河南客户手中,厂区内一派繁忙景象。这是一家刚刚成立三年的年轻公司,却实现了员工由10人到250人,厂房面积由1000平方到15000平方的跨越。公司掌握整车集成、轻量化底盘、2档AMT自动换挡、四轮驱动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申请专利20项。2015年,精灵车型一经上市,就广受顾客青睐,目前电动车月销量达到500辆,产品销售至全国大部分省区和全球13个国家。“我们的产品造型新、市场定位准,与美国军方签订的后勤用电动物流车今年4月份就要交付样车,每年固定订单在1000-1500辆。”谈到目前销路,公司总经理王磊充满信心。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硕士毕业的王磊,先后在北京、江苏等地的知名企业从事电动车研发工作。2013年,他把公司搬到了开发区,“一方面是这儿的产业集聚效应好,有电动汽车生产完整的产业链条,更重要的是政府事事想在我们前头,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保障。”王磊说。
开发区重视科技、人才力量,对产业结构严把关,吸引顶尖的企业、技术、人才在这儿落户。维统科技研发出全球第一片粉煤灰制砖;电盾科技则是防静电陶瓷砖国家强制性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七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种养废弃物生产食用菌及菌渣综合利用关键技术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金科力研发的新型预混复合添加剂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亩产税收30万”创造了开发区单位面积纳税最高。目前,开发区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6个分站、17个省级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中心,2人获山东省泰山领军人才工程称号,先后引进转化科研项目20余个,高新技术产值占比51%,高出全区平均水平26.6个百分点。
主动出击 助力企业成长
在山东日日顺新星物流园项目建设现场,巨大的夯锤一次次抬起、落下,地面被压实、夯平。“两年前这儿还是一片荒地,2015年春节前后几天的功夫就大变样了!”天天从这儿经过的王明生感慨这些新变化。开发区管委会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该项目148亩进地任务,这一速度令海尔轮值董事倍感惊讶,当即决定在一期500亩的基础上,追加500亩,扩大物流园建设规模。“5+2”、白加黑、雨夹雪等工作常态,让开发区2015年进地3150亩,创造了惊人的开发区进地速度,占淄川区全年进地的75%。
在工作人员杨书然的电脑桌面上,PPT形式的企业成长档案分门别类呈现在我们面前。每个档案都是由项目基本情况、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建议措施四大部分组成,并配有现场图片。“哪个项目进展到什么阶段、存在什么问题,档案上都有记录,非常直观、一目了然。”经济开发区办公室张宁介绍说。开发区创新实施的企业成长档案制度,让项目管理更精细、服务更及时,有力促进了项目落地。“五色工程”服务机制、机关干部挂包制、建立企业成长档案等做法实现了由“敞开大门迎客”到“走出去服务”的转变,为项目、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闫盛霆 郗文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