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3-1 21:01:32
|
查看全部
第三位,微软(前)的中国区总裁唐骏先生。
唐骏先生,注定属于“高来高去”的人,是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老师,他自己也不讳言“希望给中国职业经理人树立起标杆,推动中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完善”。
如果仅就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感而言,唐骏无疑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为了每一位雇主,唐骏都全力以赴。在盛大的关键阶段,唐骏扮演了陈天桥的谋士与伙伴的角色,帮助盛大完成了很多关键的举措。而加入新华都,则主要是凭借其自身的光环,把这家企业点亮,让它进入媒体的视野,事实上,很多人都是由唐骏而知道新华都这家企业的。
在经营自己方面,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说,唐骏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从某种意义上看,更像一个演员,既会做、更会炒,炒作结合,相得益彰,为自己带来了异常丰厚的回报。
然而,做利益导向、个人价值导向的职业经理人,在某些方面就难免急功近利,学历事件,说起来算是一件小事;但加盟新华都,作为新华都的总裁,紫金矿业对环境的严重污染,难道你也视而不见?
成功可以复制,但决不能复印。复制需要的是一滴滴的汗水与心血,而复印靠的是取巧的机器,复制的画,总有一天也会成为文物,而复印的画,用不了一年就会褪色、发白。
第四位,国美(前)的总裁陈晓先生。
陈晓先生,是因为自己的永乐电器被收购而成为了国美的职业经理人。然而,陈晓先生是这四位里最不愿做职业经理人的经理人。
曾经做过老板,曾经亲手把永乐做成了香港的上市公司,陈晓先生可能自始至终都没把自己当成过职业经理人,而只是视为一种过渡,或者说是权宜之计。
黄光裕的锒铛入狱,给了陈晓走出职业经理人困局的机会,于是,通过一系列与贝恩资本的联动运作,陈晓意图夺取国美的控制权。然而,在这个关头,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民众、舆论等一边倒地开始支持在狱中的黄光裕,虽然他触犯了法律,但国美这家企业毕竟是中国的企业,中国人肯定不能接受这家企业控制权的旁落。
更深层次的原因,中国人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画面的,主人蒙难,管家勾结外人进来,掠夺财物,凌辱家人,把门牌改了自己的姓…这种桥段中国各地方剧种中都有无数。
尽管香港法律的公开、公平,但它也并非真空,仍然是在社会舆论的影响之下,故事的结局以2011年4月11日陈晓的黯然离场而告终。
“国美电器不能成为美国电器”、“做人不能太陈晓,用人不能用陈晓”成为这场战争留给大家的名句。
四位职业经理人的故事已经可以告诉我们很多,有人勤恳敬业、有人善于谋略,有人稳健持重、有人才华四射,有人想方设法把“职业经理人”这五个字做得风声水起,有人却偏偏对这五个字深恶痛绝,日日想除掉它、给自己正名换位。
无论选择如何,我想大家都会同意,一个具有职业感、职业素养的,能够经事理人的、品质纯良的职业经理人,是我们所希望的,也是这个商业社会的真正的脊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