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2|回复: 0

毕淑敏:第一次投稿记

发表于 2016-3-2 11:18: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电大中文专业毕业后,写了一个阿里的故事,叫《昆仑殇》。
  写好稿子后,我决定将这第一部小说投往国家一流刊物。因为我写的是部队生活,就投到部队的《昆仑》编辑部。
    那天我把稿子用牛皮纸袋封好,准备去邮局寄。我只把门的把手旋了半圈就松开了,这时,我所有的信心突然崩溃,连走出家门的勇气都没有。我先生说,我去给你寄。后来他直接送到了报社,还说,我告诉你吧,基本没什么指望。编辑说你们回家等三个月,未见通知就自行处理吧。那天是星期二。
  星期四,我下班后正在厨房切菜,先生拿回来一封信,是《昆仑》的编辑部主任写的,信里讲:“毕淑敏同志,你的来稿我当天就一口气读完了,被你文中磅礴的气势和沉重的主题所震撼,请速来编辑部谈。”他在信里留了一个电话号码,我赶快给他打电话,电话里没那样热情,很有分寸。他说,编辑部领导也在读这部小说,我们很重视,请你马上到编辑部来一下,还说一定要同你的丈夫一起来。
  后来解放军报社长跟我说,请我先生一块去,是因为他们认为那篇小说不是我写的。第一,毕淑敏这个人从来没听说过,但从这篇文章的结构和他的操作能力,这个人至少有十年以上的写作经验;第二,写这个东西的背景,一般人都给编辑附一封信介绍,而我的稿子没有任何说明。他们不停地问收到稿子的编辑,编辑只说,是个男的送来的,说是他老婆写的,他老婆原来在西藏当过兵。他们觉得可能是一个普通的捉刀,这个代笔人就是我丈夫。
  后来他们告诉我,和他们谈稿子的时候,我跟我丈夫坐在会客室,谈的时候本来是面对我们两个人,后来发现我先生听得索然无味,根本不理他们。而且当他们提出哪个地方要商榷,哪个地方再探讨,整篇文章全都是我来应付。他们看到我非常坚持自己的观点,才认为这作品确实是我写的。
  他们当时提了一个重要的修改意见,我在里边描写了好几个战士的死,他们认为写得太平淡,认为这应该是非常震撼人的场面,但我处理得比较轻,比较平静。
  我说你们对死亡大惊小怪,就是因为你们在这座楼里,在这么一个安宁的状态下,会觉得死亡是那样恐怖。但对在海拔五千米的士兵来说,一个生命的终结无论对你还是对其他人,都是一个比较平易的事情。看到人死了,我们可以大惊小怪,这是一种处理方法,我们也可以泰然处之,你认为在那种情况下,哪一种效果更好呢?我认为我这篇文章的整个基调主要用这种方法。
  后来他们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不听指教的作者。最后说,毕淑敏,其实你是一个未入流的作者。这话非常准确,我本来就未入流。我说未入流并没什么不好,我原来就没有入这个流,如果我不能坚持我的看法,宁可永不入流。由于我这么强硬,他们后来表示,你可以不做修改。
  开我的作品讨论会时,编辑部还特别地说,关于这一点,作者有她独到的书写方式,她认为这样可能更利于表达一种冷静、荒凉的气氛。
  我的文学生涯就是这样开始的。

  摘自《我敬畏生命的过程——毕淑敏演讲和低语》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