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月15日晚,记者来到西宁火车站西宁货站时,等待编解的货运列车正紧密地停靠在货站运转车间编组场内。虽然早已立春,但青藏高原的夜晚依然寒冷,一声划破冬夜的火车汽笛声,打破了寒夜的宁静……
西宁货站位于兰青、青藏、宁大支线3线的交会点,担当兰州、格尔木、大通3个方向列车的编组、解体、改编、到发、会让等作业。新春佳节,调车班组的职工依旧穿梭在寒风中,完成调车任务。
“夜间天气寒冷且有风,一要严格落实防溜制,二要落实人身安全联系控制措施。”在调车组四班召开的班前点名会上,车间副主任侯占元在进行当天的安全预警。
寒风中,四班调车长周伟元带着班组成员走上岗位。他们首先对调车组手持和机车固定调车灯显设备进行试验作业,保证设备安全。
20时42分,第一批调车作业开始,此时寒风刮来阵阵,工人们的脸都冻得微微发红。连接员探身车辆间,双手握住冰冷的制动软管,熟练地完成连接制动软管作业。
驼峰解散作业中,周伟元对照调车作业计划,确认推峰信号、观察车速、监视车距、联控提钩、核对车号车数……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调车机车,看着一组组车辆解散到不同的股道,听着车辆经过减速顶时一声声沉闷的声音。“无数个夜晚,一听到这些声音,就能让我感到格外安心,这代表溜放车辆已经安全进入目的股道。”28岁的周伟元说。
驼峰平台上还有一个身影在不停奔走,他就是连接员李一昕。他时而核对车号车数,时而与调车长呼唤应答,认真执行提钩联控和确认车组排风情况,配合调车长将列车进行全部解体。“每次领车时,觉得自己就像和车体融为一体了,我就是它的眼睛。”李一昕虽然近视,但在领车时,他的双眼始终严密地监视和瞭望线路前方。来源:《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