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市政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波指出,特区一体化以来,大量的深圳居民都是“职住分离”,即住在原特区外,工作在原特区内。所以通勤早晚高峰,在梅林关、布吉关、南头关等位置,形成了比较集中的人流车流。“近年来,有些研究机构预测,这种职住分离的趋势,在未来几年还将更为强烈,所以关口位置的交通压力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随着联检大楼及减速带等物理设施的拆除,目前梅林关仅保留着公交场站设施功能,梅林关的交通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速。在王波看来,拿梅林关周边居民出行方式来说,附近居民主要依赖公交出行,所以未来一定要在公交运力上,满足这部分人的出行要求。
“路网建设是一座城市的大问题,如果仅仅从梅林关这个点去改造,我觉得意义不大。整座城市的交通畅通,应该有大的战略。就梅林关的交通来说,应该有综合性的提升手段,比如大的路网的建设,如坂银隧道分流一部分车流;加快梅林关轨道交通建设,这是最优的方式;同时倡导绿色交通,优化道路的设计、通行能力等。”
王波表示,梅林关北边有民乐立交,南侧为南坪和梅观大立交,如果要提升车速,从微观层面来看,建议做好管道化的交通组织,也就是车辆提前进入匝道,各行其道,以避免车辆行进过程中频繁变道带来的拥堵。
来源:深圳企业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