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7|回复: 1

[深圳新闻] 一切为了“抵达”

发表于 2016-3-2 20:30: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城市交通的管理治理并非机械冰冷,而是为了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更好地“抵达”。

  在城市管理治理中,交通问题无疑是普通市民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眼下深圳机动车数量已突破320万辆大关,早已位居全国之首的车辆密度进一步增大,管理治理之难可想而知。

  有研究报告显示,深圳的延时通行指数为1.66,这意味着单位里程通行时间是通畅条件下的1.66倍,排在全国第五位,位居重庆、青岛、广州、北京之后。全国范围内,年度最拥堵十条路段中,深圳的红岭中路、皇岗路分别位列第三位和第九位,占据了其中两席。与此同时,交通拥堵还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有数据显示,深圳每年因交通拥堵导致的人均成本超过7253元,仅次于北京、广州,排在全国第三位。诸如此类的调查数据虽未必能反映深圳交通状况的全貌,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深圳交通面临的严峻形势。

  深圳市所辖范围呈狭长形,东西长,南北窄,各区也都有自己的经济文化中心,这种带状多中心格局事实上极大缓解了深圳的交通压力。数年前,深圳机动车密度即已超过国际警戒线270辆/公里的标准,若不是深圳城市格局与北京等城市不同,恐怕早已成为不折不扣的堵城。但无论如何,城市的承载力总会有一个极限,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跃升,更多问题正在凸显。譬如深圳的二线关,由于山体阻隔,区域路网呈“漏斗”形,交通高度集中在关口通道,形成交通“瓶颈”,深圳曾经出现过多次因为二线关口拥堵,造成万人徒步进关上班的案例。对于深圳而言,如何缓解交通压力,这是一个问题。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城市交通的管理治理都是一个难题。我们希望交通顺畅高效,希望出行者能顺利、平安抵达,从城市发展和经济成本核算等方面考量,都有太多可以说道。但“抵达”除了效率和经济之外,除了理性和计算之外,恐怕还有生活和温情。

  数以百万计的车辆往来穿梭于城市,它们奔驰着,忙碌着,希望最快速高效地抵达目的地。而若透过这些不断移动着的坚硬盔甲,每一辆车其实都对应着一个人、一个家庭和一颗颗渴望更美好生活的滚烫的心。在驾车前行时,他们时而从容,时而暴躁,但都希望更顺利地抵达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交通的管理治理并非机械冰冷,而是为了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更好地“抵达”。

  是的,一切为了“抵达”。城市与人,都有自己需要抵达的地方。为了更有效地抵达,城市与个体也都需要作出自己的努力。城市的交通更顺畅一些,生活也会更舒心惬意一些。

  来源:深圳企业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20:53:10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