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月2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在回答记者有关“离职潮”的提问时,王国庆回答:你刚才用了一个“离职潮”,我注意到有些媒体报道个别现象的时候喜欢用“离职潮”这三个字,我不太赞同。(3月2日中国新闻网)
政府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有关不赞同将个别现象用“离职潮”的说法,甚至不喜欢这三个字,而觉得我们应该为人才流动喝彩,这是好事。对此,相信很多人如都笔者一样持赞同和支持的看法。毕竟,相对于公务员、法官、国企高管等现有人员总量来说,即便有辞职或离职的,但无论是绝对的人数,还是所占比例很小甚至是微乎其微的。而一个“潮”字不仅放大了离岗人员的数量,还有媒体炒作或博人眼球的嫌疑,容易给公众带来误导。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客观事实,也是客观规律。无论是公务员离职,还是国企高管等辞职,其实不是这些岗位没有了吸引力,也不能说是人才流失了,而是他们要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去寻找激发自身内在潜能的工作岗位,如此才能更好地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事实上,当一部分人离职后又有大量新生力量和血液充实到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就是最好的例证。更何况,如果一名公务员或其他人员辞职后,利用自己的管理才能或技术创立公司,其不能解决了社会的就业问题,还能向国家贡献了大量税收,你说这难道不是贡献社会吗?这难道不是实现其人生出彩的最好方式吗?从这个角度,我们社会就应该鼓励人才流动,鼓励所有人都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流动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为我们社会做出更大更多贡献。这样,才是个人成长之幸,社会发展之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更广阔天地。这字里行间,反映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因此,面对少数人的离职或辞职现象,我们要透过离职现象看本质,读懂人才流动背后的真问题,一方面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让他们都能脱颖而出,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另一方面也不要为人才流动设置人为障碍,为人才流动和施展个人才华创造条件。(南方网赵连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