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3-7 22:19:04
|
查看全部
四是为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
中国的创业者们心中怀着各种事业的梦想投身市场经济的大潮,但是,他们干的往往是自己心仪的“事业”,而不是自己最能赚钱的生意。当赚钱与自己的理想、专长和兴趣爱好发生矛盾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心仪的理想、所学的专业和兴趣爱好摆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赚钱放在首位。多少专家、学者、艺术家、工程师、技术员、大学生、硕士、博士等等专业人士,穷毕生精力于自己心爱或不心爱的专业,错失了多少赚钱的机会!如果他们去经营企业,也以专业和爱好为重,必定干不好企业。因为从干事业的角度和赚钱的角度去经营一家企业、选择一个行业、看待一笔买卖,其结果往往是大相径庭的。不以赚钱为目的,就无法做到利润最大化。
很多人渴望拥有财富,羡慕有钱人,但他们对赚钱的过程深恶痛绝。他们喜欢从事有身份、有品味、能够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的事业或工作,而不愿意去做能使他们赚更多的钱但在他们看来是有失身份、没有品味、不能发挥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的生意。这样的人也很难成为成功的企业家。
为什么一些农民企业家企业做得很大,钱赚得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的想法单一,目的明确,就是为了赚钱,没有那么多其他的乱七八糟的想法;为什么一些知识分子干不过农民企业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想法太多,目的分散,往往偏离赚钱的目的。
我们很少听到国外的企业家把空泛的事业挂在嘴边的,他们没有那么多高谈阔论,他们的目的很单一,做企业就是为了赚钱。
五是千方百计圈钱
大量的中国企业都把大量精力甚至是主要精力花在了圈钱上,圈钱的方法名目繁多,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各种名目集资
一些企业或个人热衷于以各种名目的投资回报承诺向社会个人集资。有以科技开发的名义集资的(如沈太福),有以教学储备金的名义集资的(如一些贵族学校),有以投资理财的形式集资的(如一些证券咨询机构),有以套期保值的名义集资的(如一些期货公司),有以植树造林的名义集资的(如一些造林公司),有以卖楼花的方式集资的(如早期的一些房地产公司)等等。这种圈钱方式主要是将老百姓手里的钱圈进来。
2、从银行里借贷
一些企业、一些人则处心积虑,通过拉关系,造假账,虚假抵押,多头抵押,虚假担保,多头担保,连环担保,项目贷款,信誉贷款等等,从银行里圈钱。由于中国的银行主要是国家银行,因此,这种圈钱方式主要是将国库里的钱圈进来。
3、拿政府专项资金的钱
国家为了支持或扶持某个行业、某个地区、某类项目等等,从国库里拨出钱来设立了各种专项资金或基金,一些企业、一些人就千方百计地从政府手里拿这种钱,这也是圈国库的钱。
4、以融资和合作方式搞钱
社会上有太多的人整天夹着个皮包在跑融资,找投资。他们满天飞,满街跑,唾沫星子四溅,到处去说,整天在说,逢人便说,说自己的项目如何如何好,“钱途”大大的,梦想别人慧眼识真珠,一下子给他一大笔钱,他也就一下子成了伟大的企业家。
但是,融资往往没有自己赚钱快,融资成功其实是小概率事件,绝大多数的融资者耗尽了时间、精力,赔光了原有的一点家底,到头来,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赔了夫人又折兵。
5、以“资本运作”的名义从股市里圈钱
上市,发股票,圈小股民的钱;借壳上市,收购兼并,增资配股,再圈小股民的钱;用股份公司作抵押从银行里贷款,圈国库里的钱;作为大股东的母公司从股份公司里“抽血”,将股份公司掏空,让它亏损、ST、PT等等。从股市里圈钱实质上是圈老百姓的钱或国库里的钱。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以圈钱为目的,势必将大量精力、主要精力或全部精力用于圈钱上,只将少量精力或根本不把精力放在赚钱上,其结果必然是钱圈进来了,但没有用圈进来的钱赚钱,到期承诺不能兑现,筹资就成了非法集资,企业资不抵债,无力偿债,导致企业破产,水落石出,企业家的各种非法操作就会浮出水面,企业家就会锒铛入狱。
做生意,办企业,赚钱最重要。这好像是一句废话,但是,多少创业者、企业家并不真懂得这一道理,或者说,他们并不懂得这句废话的真谛。
赚钱面前人人平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