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3-8 13:02:00
|
查看全部
大而化之,职业生涯也可看作一场场实验。
学写作,你会提出一个小目标,写一篇文章,然后发现没思路,于是列个提纲,又发现缺少场景描述,于是开始用修辞,又感觉语言用的滥,于是开始作减法;……就这么调来调去,终于算是有一篇自己还算满意的文章了。于是,又开始了下一个实验,写个小故事……
做销售卖产品,开始,先背些生硬的话术,靠态度;慢慢的,发现了不同人的需求,调整自己的语言,态度,表情;左调调右调调……终于算是能有自信拿单了。
做管理,同理可证。先开始,只能定点粗浅规则,慢慢的,摸清了产品和流程,熟悉了人心,左调调右调调……终于算能带只队伍了。
创业做老板,thesame.
……
这其中,同样是又控制、又观察的过程。
只是,职业生涯的实验跟包饺子实验的区别在于:
包饺子的实验品是面、水和陷儿,而人生的实验品,就,是,我,们,自,己。
当把自己当小白鼠做实验时,我们既是实验组,又是控制组;既是实验对象,又是观察者。做小白鼠时,浸入其中;做观察者时,又抽离在外。这一入一出之间,便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体悟和习得。(看到这句话,别联想到其他邪恶上啊)
还有实验报告可写。就是隔年累月的给自己写几封信,年终总结。给公司写年终总结要么走过场,要么使些PPT的技巧拿来邀功多弄点年终奖;给自己写总结不需要做给谁谁谁看的算计,不需要搞自我成绩的浮夸,你大可写得宽衣解带、酣畅淋漓。这一份份的实验报告,其过程同样一入一出,自得其乐。
何投入?不如把自己当作小白鼠,把这一辈子当实验好了。
但凡最后,必有补遗。
我为何为拉瓦锡而感动,不单单是拉瓦锡的实验精神,而更多的是这种悲喜剧色彩。拉瓦锡遇到法国大革命而上断头台,本是悲剧,而这“眨眼”实验恰如悲剧中的喜剧,反而透着那个时代的荒诞。生活在充斥《旧制度与大革命》的魔幻现实般法国,把自己的人生当个实验,为无望悲观者找到一点属于自己的乐观和能量,也算是不白来这世上一遭。
至少我相信,在拉瓦锡眨眼的那个当下,他是享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