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竞速时代逝去,竞质时代开启。深圳曾经以GDP年均增速25.8%创造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然而“粗放式”扩张也暴露了区域发展失衡、资源紧缺等诸多社会矛盾。速度终有上限,质量永无止境。2010年,三十而立的深圳提出“深圳质量”新理念,提出以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为根本取向,推动发展动力升级和发展模式转型。多年来,“深圳质量”已经上升为深圳城市的人文精神,成为全社会各领域的行动纲领和价值取向,引领深圳经济特区在“质量时代”不断前行。
特区转型:
从“深圳速度”迈向“深圳质量”
“深圳质量”的提出并非一次偶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城市发展内涵,重质成为深圳发展的必然路径。
2010年正值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回顾过去30年的发展,深圳曾经以年均25.8%的GDP增速创造了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奇迹,但是也面临着粗放式发展、发展不均衡、资源短缺等种种问题。
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未来将何去何从?这个大问题摆在了深圳市委市政府面前。粗放式发展弊端已经显现,质量型增长才是深圳发展的未来。2010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首次提出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跨越,“深圳质量”成为引领深圳发展的新航标。
2011年,市政府以工作报告形式阐述了“深圳质量”的科学内涵,首次明确提出把“深圳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标杆。2012年,“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被确定为深圳质量的总要求。201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深圳质量”的内涵特征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2014年,市政府部署了“打造深圳标准,铸就深圳品牌,树立深圳信誉,提升深圳质量”行动重点,初步形成了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的推进路径。随着实践不断深化,深圳质量的理论框架逐渐形成,实施路径更加明晰。
在深圳的主政者看来,“深圳质量”是“深圳速度”量变基础上的跃升,是“效益深圳”内涵和外延的扩展。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才能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新时期的引领示范作用;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才能实现特区更长时间、更高质量的稳定增长。
来源:深圳企业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