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3-9 21:37:14
|
查看全部
拒绝喝酒造成职场上的劣势从客观表面——那位编辑因无法参与试酒而只能拒绝一个有希望的升职机会——到细微之处都有所体现。
“我现在经常推掉和业界人士的午餐和晚餐,以前我可都是踊跃参加的,”这位编辑说:“我不能跟一个酒商出去吃饭然后告诉他:‘不,谢谢,我不尝那种东西。’”
即便你的工作与酒精无关,也不会体会不到这点。约翰·克雷普萨克 (John Crepsac)是纽约一名为戒酒的华尔街员工提供咨询服务的治疗师,他说,在风靡着“美女与美酒”式生活的华尔街,不喝酒的人抱怨说他们“无法完成交易,甚至无法启动早期商谈,就因为自己不热衷于畅饮。”
社会科学家将其称作“社交资本”:一个人的适应力中可发掘的经济潜力。
“有时候我明知道同事们要和那些能帮助我事业进步的客户一起出去,”一名不喝酒的华尔街交易员说。他不愿透露姓名,因为公司禁止员工与媒体对话。“但大家就是难以言明:‘不邀请他是因为我们点的东西,他不会跟我们一起喝,那叫他干嘛?’”
诚然,清醒与成功也并非互不相容。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小约瑟夫·R·拜登(Joseph R. Biden Jr.)和拉里·艾利森(Larry Ellison)都是终身滴酒不沾。无论罗姆尼是否能赢得大选,他也已经是个成功者了。
按照以往的双重标准,不喝酒的女性实际上还可能从中受益。“人们始终希望男性扎堆在一起、表现得野性,但对热衷于此的女性却难免皱眉。”克雷普萨克提到很少有女病人抱怨不饮酒阻碍了她们的事业发展。“在职场中,女性可能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而受歧视,但不包括喝酒。”
研究结果仍然支持此观点:不喝酒的人更难攀登公司的晋升阶梯。许多调查都显示只喝一点酒的人比完全不喝的人挣得多,不过酒鬼要比饮酒节制的人挣得少。
想有所作为的压力时常让正在戒酒中的职业人士故态复萌。正因为此,海瑟顿专为想保持清醒的律师建立了一个支援小组。
“在律师事务所里,招商引资的压力空前增加,”前诉讼律师、成功戒酒者克里斯汀说。当一个人必须要在维系家庭和喝酒之间抉择时,坚持到底是很艰难的。
滴酒不沾的人试图创立一些无需酒精也能专业地进行社交的策略。有些人会点一杯酒然后放着不喝;有些人会利用幽默来转移不希望的关注。“我告诉大家我怀孕了。”一名华尔街交易商(男性)说。
离开广告销售业改行写书的拉文提议:让服务员把你的饮料装在迷惑人的玻璃杯中。“如果人们看见你用玻璃杯喝赛尔脱兹(seltzer)苏打水,他们就会淡定得多。”
公平还是需要存在的。前按揭公司管理人员乔·麦金西(Joe McKinsey)在纽约州东汉普顿为高管们开了一家康复诊所。他说,自己成功戒酒、在工作中保持清醒后仅仅几个月,就由一个众人取笑的对象变为了身处同样麻烦的人的密友。
“最后就会有人来唠叨,问‘我是不是不对劲啊?’”他说:“如果你需要私下里谈谈,我就是那个排忧解难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