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5|回复: 1

[深圳新闻] 特报评:期望电子商务立法镶嵌更多“深圳经验”

发表于 2016-3-11 21:32: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5年,深圳市、区消委会共接受消费者投诉49437宗,比上年略有下降。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网络购物消费投诉数量大幅度减少,但仍然高达7086宗。除了虚假宣传、销售劣质商品、以次充好等常见问题外,消费者信息泄露导致财产损失、假冒知名网站购物欺诈、网购支付系统存在安全漏洞等问题也颇为突出。

  电子商务在当下可谓风起云涌,网购日益变为主流,这一点,从每天送至各小区堆积如山的包裹即可窥见。但与之相对应,网购陷阱也令人防不胜防。工商总局近日发布了各地工商部门2015年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情况分析,在服务类投诉中,网购投诉以14.58万宗排名第一,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令人惊讶的77.67倍。其中,网络购物商品质量和虚假宣传等问题成为被投诉“主角”。

  规范网购由此成了一个越来越迫切的话题。毫无疑问,信用是电子商务的灵魂。如果网上假货横行,对于整个市场经济和网购自身的发展而言都是灾难性的。除了呼吁行业自律外,依靠公共管理的有效介入,及时追究网络交易诈骗的相关责任,对网上交易商品的质量监管责任前置等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更重要的是,面对形形色色的网购违规怪象,须从立法层面,包括及时推出配套细则等来加以防范。比如,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2014年3月15日开始实施,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是,网购商品可以享受“后悔权”,自收到货品七天内,可无理由退货。但调查发现,这种规定只是“看上去很美”,实际操作中,不少消费者还是遭遇了退货难的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体量日益增大,迫切需要一门专门的法律来对这一行业加以规范。不仅是电子商务经营的合法性、市场秩序等问题亟待立法规范,传统经营模式中的假冒伪劣、欺诈侵权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在电子商务中同样存在,新产生的电商平台责任划分、数据信息保护等问题,都离不开更清晰、更细致的法律界定。

  来源:深圳企业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1 21:41:41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