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4|回复: 2

[转载] 电视剧营销 非要把故事说成“事故”?

发表于 2016-3-13 09:48: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电视剧营销 非要把故事说成“事故”?
2016年03月01日07:57  来源:文汇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电视剧营销,非要把故事说成“事故”?
  上周末,“电视剧营销”话题,成为业界的焦点。去年走红的某些电视剧,被指“低俗炒作”。有的靠剪辑出“脸红心跳”的辛辣合集登上热搜;有的通过“自我丑化”博取关注;有的抛出由于种种原因被删去的内容,用所谓“猛料”作为吸引眼球的话题……

  业内人士认为,网络时代制造影响力的成本在许多人看来变得更低,但类似的营销策略,虽能在短时间内聚集人气,却也正在肢解电视剧本身的价值。

  宣传与内容脱节,靠“低俗标签”吸引眼球

  擦着下线的边界搞宣传成了不少“神剧”的上位法则。一位电视人分析,新剧开播时需要营销来提高收视率,免不了炒作。制片方会刻意制造事故,借“噪点”引发吐槽、围观,有时这些素材与电视剧本身并无太大关系,甚至用的也不是真正播出的内容。

  去年,一部都市剧的网络“发迹”之路,被业界当作炒作的典型案例。电视剧还未播出,一组话题出位的海报便在网络传开:“一个人住死都没人知道”“五星级酒店都住腻了,是不是就只能换床上的人了”……精美的剧照配上露骨的台词,收获不少关注。等到电视剧开播,剧中所谓“大尺度”截图与视频又纷纷出现。这部电视剧真的口味这么重?其实,电视剧讲述的是白领青年的职场拼搏故事,整部剧中亲热的镜头并不多。但网络传播的宣传素材,却将相关的片段进行密集整合,并且套上“可以多种解释”的标题,于是剧情的导向故意跑偏。

  对一些电视剧来说,“被删”的内容也成了抬高关注度的垫脚石。某部古装剧作品因着装暴露,被叫停重新剪辑画面。没想到“整改”迅速引爆社交网站和自媒体圈,评论、恶搞层出不穷。一些自媒体营销账号推出“漫画”补全版。在猎奇与嘲讽心态下,一次修改顿时发酵成一场“狂欢”,这部开播前并不被业界看好的电视剧,也因此在某视频网站每日新增播放次数超过3000万。

  赶得上眼球经济,跑不赢长尾效应

  电视人李星文认为,电视剧在播出前密集宣传,并没有错,但也要把握尺度,靠着低俗的噱头虽然能暂时拉高电视剧的“知名度”,却会让电视剧本身的价值“受伤”。

  网络时代,电视剧的“话题性”很重要。去年某家电视剧制作公司先后推出了两部题材相似,阵容相当的网络小说改编剧,但作品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一部籍籍无名,收视疲软;另一部却高开高走,一度刷新国产剧网络总播放量。业内人士分析,两部电视剧在网络话题塑造上的差异,造成了一冷一热的格局。但如果一味拿出与剧情无关的“事故”博取关注,电视剧最终无法走远。去年一部古装题材电视剧刚开播,网络话题便忙开了。其中对演员“颜值”与服装的吐槽最为激烈,剧中饰演“第一美男子”的演员,被指不够惊艳,他一身紫色服装出场的剧照被吐槽为“紫薯”,之后这个话题霸占热搜榜多天。但这样的“话题”营销也为电视剧套上了“低端、粗糙”的帽子,冲淡了不少观众的兴趣。虽有知名IP傍身,但该剧的收视率却鲜少破1,豆瓣评分也仅有3.5。

  其实,网络时代造就了“眼球经济”,却也凸显了“长尾效应”。而要成为长尾效应的获益者,电视剧需要的更多的是观众的口碑,同时,低俗营销能激发的“围观时效”已经越来越短。一位视频网站的负责人透露,电视剧 《北平无战事》 刚推出时,网络点击不敌一些话题热闹的电视剧,但在之后的半年中,《北平无战事》 的点击曲线呈现稳定上扬,相反一些话题剧却已经鲜有问津。


分享到:0
(责编:欧兴荣、陈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10:17:51 | 查看全部
呵呵,看来我发错版块了?谢谢侯老师移动本帖!!
          QQ图片2015040212584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7 17:08:00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