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0|回复: 1

四川 民生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发表于 2016-3-13 22:26: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成都3月12日电  (记者张文)今年春节,通了电的彝族寨子大岩洞村格外热闹,前来回访的四川省雷波县供电公司员工肖长春惊讶地发现,通电半年多,村民马黑子古摇身变成了“电器达人”,电焊机、切割机、角磨机……“我要把村子里损坏的铁工具都修好。”正在焊接农具的马黑子古嘿嘿一笑,“以前背到40多公里外的镇上去焊,来回要花一天时间。”

  包括大岩洞村在内,四川省最后一批无电村去年全部通电。“十二五”期间,四川实施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等重大工程,总投资103.7亿元,累计解决和改善35.8万户、148.6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四川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往细处做、向深处推,让更多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像无电村通电这样的攻坚行动,正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领域深入展开,全省基本民生保障守住底线,逐步提标扩面。

  2013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十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新增八大民生改善事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建设、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纳入其中。2014年,突出办好19件民生实事,着力攻克民生短板。2015年,20件民生大事再向困难群体倾斜,向年收入低于国定扶贫标准的农村低保对象发放特殊生活补贴、向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低保对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日前确定的2016年10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各级财政拟安排资金1329亿元,20件民生大事中有12件与脱贫攻坚直接相关。

  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真金白银。近年来,四川民生支出持续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5%左右。近两年实施的民生大事中,中央和省级投入比例由2014年的66.7%提高到2015年的79.7%。这样安排,既强化了省级财政投入对全省民生改善的引领作用,也减轻了市、县财政压力。

  “以后得病就先在社区看。”家住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社区的刘女士,头一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查出结肠息肉,利用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第二天就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顺利手术。分级诊疗改革在四川各地已初见成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7 17:26:59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