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8|回复: 1

[深圳新闻] 晶报评:若信用稀薄,每个人都将艰于呼吸

发表于 2016-3-15 17:10: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重建信用、重塑中国商业文明的精神和风骨,已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话题。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通过补齐法律短板,通过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来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工商总局日前发布了各地工商部门2015年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情况分析,在服务类投诉中,网购投诉以14.58万宗排名第一,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77.67倍。

  今天又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维权成为一个高频词。从网购遭投诉的数据不难看出,移动互联网改变了公众的消费行为,相应地也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新问题。除了呼吁行业自律外,依靠公共管理的有效介入,及时追究网络交易诈骗的相关责任,对网上交易商品的质量监管责任前置等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进一步说,我们还迫切需要一项专门的法律来对这一行业加以规范。十多年前就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电子商务立法刻不容缓”,根据最近的相关报道,电子商务立法已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目前法律草案稿已经形成,将尽早提请审议。这样一部法律的出台,应当有助于减少互联网消费领域的侵权乱象。

  但我们的反思不能止于此,正如我们不能仅仅将“3·15”当作一个集中吐槽与专项整治大会,尔后一切又恢复原状一样。倘若说信用是电子商务的灵魂或者生命线,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最大的瓶颈,放到更大的坐标下来看,对其他商业领域乃至对整个社会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不得不承认,信用已成了我们生活中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这些年来,它经常处于被反复强调的位置,就是一种反证。可以想见,一个信用稀缺、各种欺诈如雾霾一样弥漫的社会,每个人都将艰于呼吸。有学者强调我们的社会需要建立底线共识,缺少信用底线,同样是我们社会的一种病征。

  来源:深圳企业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5 17:46:51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