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培训”不要“一锅烩”
班组培训是企业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一线员工综合素质的有力举措,帮助员工“岗位成材”而搭设的平台。这一原本皆大欢喜的好事情,却因培训内容不合“口味”及培训方法的单一,没起到应有的效果。培训工作期待与授课人及时沟通,期盼“因人施教、灵活多样”的班组培训。
培训内容应“因人施教”。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班组成员因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的差异,接受能力及知识面也各不相同。例如老师傅对专业基础知识早已烂熟于心,而刚进厂的青工则接触专业时间不长,渴望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一锅烩”的培训,必定会出现老师傅“厌食”,青工“吃不饱”或“消化不良”的结果。因此,笔者认为,在培训中,班组要根据班组实际情况采取层次培训教育,把不同层次的员工分类(年龄、工龄、文化程度、知识内容)等,根据员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使员工能够有进一步改善,这样就避免老师傅“厌食”,青工“吃不饱”或“消化不良”,班组员工不愿学的现状。
授课人应在培训前与一线员工多沟通、交流。在准备课件时,应根据班组成员不同的需求,因人施教,该“开小灶”或需要“单兵训练”者,给予耐心地辅导。笔者近日参加了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发电厂的培训教育课,该厂培训就是运用层次培训法,把老,中、青分类进行培训,在给青工培训他们用开放、互动的方式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收获,听取别人的经验和体会,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整个环境十分宽松, 使青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东西,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从而形成新颖、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培训方式应“灵活多变”。培训方式不应该仅仅只限于老师讲学生听“填鸭子”的模式。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处处都可以是“课堂”。如把一些较为抽象的专业培训,融入到工作中去,边讲解,边操作示范,易学易懂。灵活多变的培训,不仅仅能激发大伙学习兴趣,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焦化二厂,在培训工作中采取实操和桌面培训相结合,使员工培训更直观明了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员工的操作技能,也能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和防范意识,真正把“一锅烩”的培训变为的灵活性和多样化,员工培训学习也就有了目标,课堂内容也不是那么烦操无味,培训教育达到了一定效果。同时也有所创新,可以借助讨论、讲解、案例分析、安全漫画或看影片等多种形式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员工们自觉意识到安全职责是什么,进而能在行为规范上约束自己。
通过参与、合作、分享、体验,使参与培训的员工获得并建立新的安全知识,形成新的理念,产生愉悦自信的体验。充分体现安全培训 “以人为本,创新培训”的新理念。
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李爱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