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6|回复: 0

淄川区双杨镇:围村造林 破解工业重镇“呼吸”难题

发表于 2016-3-16 21:00: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月16日一大早,一迈进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就感到一股春天的气息拂面而来。在全国文明村赵瓦村,春天来的更早一些,从南门外向西望去,在三米多高的辛夷花树梢上,一片片白茫茫的辛夷花开的正旺。周边400余亩的土地上,有秩序、有层次的种满了国槐、连翘、丁香、白皮松、元宝枫等16个树种2万多株树苗。这便是赵瓦村于去年12月开始与北京东方园林生态有限公司合作的园林项目。
“这个项目总投资1亿元,不仅充分利用了村南和村西的空闲地和村民自留地,带动了我村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长期来看,还对我村及周边村落的环境优化添了一个‘新肺’。”赵瓦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李爱琴介绍。
围村造林,是双杨镇近年来,破解工业重镇“呼吸”难题的又一新举措。
双杨镇现有建陶企业94家,生产线181条,年产各类瓷砖3.9亿平方米,被誉为江北建陶第一镇。近年来,双杨镇在逐步优化建陶产业、大力推进环保改造,为空气“洗肺”的同时,也在加大苗木种植、绿化乡村环境方面下功夫。
“我镇现有苗木基地5000余亩,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进行绿化美化,增加我镇绿化覆盖面。”双杨镇副镇长张俊杰介绍。赵瓦村通过引进上市企业投资兴建高档园林用苗基地。“全国美丽乡村”藏梓村近年来已连续种树2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72%,其中核桃种植成了全市的特色产业。在白沙村,小龙柏、樱花、雪松、红叶石楠等植物让村里小广场郁郁葱葱,村绿化率达到了40%。法家村依托靠近淄博市区的地理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如今经济效益和绿色效益双丰收。
去年以来,双杨镇还投资800余万元,在各村居院落“见缝插针”,新增38处小游园、小绿地、小广场、小花园,做到村村建设健身广场,推进居民休闲游园化。
2015年底,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镇在北京揭晓,淄川区双杨镇获得“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称号,这是双杨镇持之以恒建设美丽乡村所取得的成果。
“接下来,我镇将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村居绿化工程,让村庄更美,空气更新。”双杨镇镇长李庭说。                              
(闫盛霆 蒲建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