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3-17 12:37:51
|
查看全部
自我认知障碍
名牌大学研究生小芳,学习优秀,接近毕业时她手中的各种证书就有十几本,而且天生丽质。她觉得自己一定能很容易地找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几次面试无果后,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家人的劝说下,她试着降低了自己的标准,可总觉得那些招聘者还不如自己。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她,小芳的内心非常矛盾。
这种情况被专家归属为自我认知障碍。在择业时,这类青年人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很高,对用人单位过于挑剔,用人单位也会觉得择业者不够踏实,因此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此外,通常有自傲心理的人,很容易以幻想代替现实,受挫后情绪会一落千丈,产生孤独、失落、烦躁的心理障碍,并难以自拔。
另一种自我认知障碍与自傲完全相反,那就是自卑。这种青年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胆小畏缩,不可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有的看到别人有各种长处,还会滋生嫉妒,容易发生极端行为。
对就业冷漠也是心理障碍
在同学们为找工作疲于奔命的时候,小王却显得悠闲自在,每天除了上课就是上网玩游戏。他“海投”了近200份简历都没有回音,之后仅仅找过一次工作,被拒绝后就坚定地认为现在社会复杂,家庭没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就不可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便索性将找工作的事情全权交给父母,甚至觉得“我没有工作是父母无能”,有没有工作更是无所谓,反正父母也养得起自己,当“啃老族”也不错。
心理学教授认为,像小王这种对就业的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极端消极的心理反应,是逃避现实、缺乏斗志的表现,是一种人际心理障碍。部分青年人找工作遇挫后往往成为“宅男宅女”,成为“啃老族”。这种心理障碍会使人产生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沮丧失落、意志麻木等反应,容易对前途失去信心,发展下去将很难适应现在的社会环境。
闭门“网投”其实是自闭心理障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小韩自3月份从家乡回到上大学的郑州,到人才市场跑了两三场招聘会后,觉得“太累了,机会又不大”。所以,她开始拼命在网上投简历。每天早上八九点起床后,她就打开几大求职网站,填写个人简历、浏览招聘信息,然后就投简历。“海投”量之大,后来她每次接到面试通知的电话,都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家单位、是什么岗位。到了用餐时间,她也懒得到食堂吃饭,就在宿舍里泡方便面或靠面包解决三餐。
心理专家解释说,选择待在宿舍的毕业生因为对招聘会没有了激情,又没有社会关系可以利用,只好闭门不出,盲目“网投”、“海投”,希望“瞎猫碰上死耗子”,这其实属于自闭心理障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