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酒香不怕巷子深
杨村矿“幸福杨村”建设引发济宁市四大媒体“共同关注”
3月1日,济宁日报、济宁广播电视台、东方圣城网、济宁新闻网等4家媒体组成“厚道鲁商、诚信济宁”企业厚道故事采访团,到杨村矿了解“幸福杨村”建设情况。3月9日,济宁日报、济宁新闻网、东方圣城网分别以《“杨村人”的幸福观》《有一种幸福叫“杨村”》为题,在重要版面和位置刊登“幸福杨村”的幸福所在;3月11日,《济宁新闻联播》以“新闻提要”的形式报道了《兖州煤业杨村煤矿里的“幸福故事”》。
济宁市委宣传部企宣科科长李法丽说,“这是我第一次来杨村矿,从济宁市里过来,中间路过了好几个乡村,没想到到了杨村矿,感觉就像到了个‘世外桃源’!”
是什么让这个集团公司昔日的“西伯利亚”成为今日济宁市四大媒体“共同关注”的焦点呢?
近年来,杨村矿本着文化治企、精神育人的思路,针对职工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共同期盼和不懈追求,响亮提出建设“幸福杨村”的构想,不断致力于打造“幸福杨村”升级版的“中国梦”,矿井呈现出“人人崇文尚德、家家安居乐业、事事公平正义、处处人文关怀”的可喜景象。
安全,幸福的基石
“作为我们矿工,每天都能够安全升井、平安回家,就是最大的幸福。”这在杨村矿干部职工心中已根深蒂固。
查阅这个矿每年的1号文,都是安全生产的“最高指示”和“尚方宝剑”。厚厚的文件中,“安全奖罚和责任追究”、“安全风险抵押”、“挂‘红黄牌’和‘督办牌’”、“‘红黄旗’区队、‘五好’班组安全竞赛”等制度越来越细,奖罚也越来越严。一个“严”字道出了1号文的严肃性,也为安全架起了不可触摸的“高压线”。这个矿还提出对安全生产失误“零容忍”,对小隐患进行大分析。安全上出了问题,让管理人员既丢“面子”、又丢“票子”、还丢“位子”。空前的安全高压态势也为干部职工戴上了“紧箍咒”。
春天走了还会再来,花儿谢了还会再开。然而,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这个矿在安全宣教方面创新形式、因势利导,每季一个主题、每月一个专题、每周一期宣讲材料,结合不同时期、不同时段、不同重点,有计划、按步骤、分专题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大力开展“三违”亲情感召帮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摆正安全与幸福的关系,坚决树牢“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坚决不生产”的安全理念。
独具匠心地命名“平安楼”、“平安园”、“平安路”、“平安桥”,让干部职工每天走出“平安楼”,穿过“平安园”,踏上“平安路”,登上“平安桥”,在“大安全”的视觉氛围中工作和生活,安全意识耳濡目染,安全理念入脑入心。
改革,幸福的砺炼
“一张锨、一把镐、一件破棉袄;一个班、八节溜、天天不见少……”杨村矿原准备一区党支部书记马保庆自编的打油诗真实地说明了薄煤层炮采的工作状态。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敢为人先的杨村人不断攀登科技“制高点”,经过数百个日夜的拼搏与钻研,最终攻克了薄煤层机采技术难关,在300米井下不足一米的薄煤层,实现了采煤工拿着遥控器挖煤的梦想。2010年1月1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得出结论:“杨村煤矿‘一米以下含硬夹矸薄煤层安全高效综采成套装备与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项装备技术,让薄煤层“打眼放炮、大锨攉煤”的生产方式一去不复返。
除了依靠科技创新,这个矿乘着集团公司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东风,还开展了以“话改革、保生存、促发展、增福祉”为主题“深化改革年”时段性载体活动,压茬推进内部市场化建设,开展“解放思想转观念、深化改革求发展”大讨论,进行“瘦身强体、控费减员”内部重组整合和外部寻求开发专项行动,打破思维定式,冲破利益藩篱,形成了人人参与改革、人人谋求发展的生动局面。截至目前,这个矿已陆续派出535人赴蒙支援对外开发建设,压缩机关科室6个、井下采掘区队1个、后勤服务单位2个,取消二级机构12个。
党建,幸福的保障
一线的需求就是共产党员的追求,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就是党建的重点。
这个矿315工作面回采期间,急需5万袋粉煤灰充填,完成充填物料装运重任成为保障安全生产的当务之急。这个矿党委及时决策,一场“315工作面粉煤灰充填装运”创先争优突击会战在井上、井下迅速展开,15个党支部1119人次参战,装填粉煤灰42055袋,运输2600车,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在“创效增盈年”活动中,“强作风、提效益、增光辉”党性实践活动,历时72天,回收工字钢20余吨、高压胶管3100余米、各类零部件7000余套,除锈刷漆H架1370余架、皮带纵梁管2000余根,节约并创造价值209万元;在去年的年终攻坚战中,“决战年终、投身双创”党性实践活动,不到1个月的时间,充填321工作面老巷125米,装运炉渣灰40000余袋……
“井下有困难、井上打支援”,“急一线所急、想一线所想”,“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党员干部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真情表白,一张张朴实无华的熟悉面孔,一个个精彩激烈的劳动场面,让党性在矿井改革发展的紧要关头熠熠闪光。
文化,幸福的导向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杨村矿从提高职工文化意识入手,紧紧围绕制度、物质、精神三个层面,大力践行“创新、精细、诚信、幸福”幸福杨村价值观,对幸福杨村愿景、幸福杨村使命、幸福杨村精神等要素进行梳理归纳、提炼升华,幸福杨村升级版1.0、2.0、3.0相继成型。这个矿充分运用职工节、班组长节、企业文化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周等自主文化因子,有效将“幸福杨村主题文化”融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文明创建等领域,创作更多的杨村故事,创造更多的杨村元素,创新更高的杨村水平。以此为主体内容的《国有煤矿软实力探索》《幸福煤矿新模式探索》姊妹篇相继出版成书。
2015年5月23日至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第一届博士后刘光明,对杨村矿进行了为期4天的实地考察。考察结束后,刘教授在起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工业企业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中写到:“杨村煤矿关于全面建设‘幸福杨村’的构想和实践,既顺应了企业广大员工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又把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当前全国煤炭行业经济运行低迷、职工队伍不稳的情况下,他们全面建设‘幸福杨村’新模式的创造性探索,实属可贵。”
和谐,幸福的集结
“大娘,您家孩子不是去内蒙支援对外开发建设了吗,咱们工会觉着孩子一出去在照顾老人上肯定有些不到的地方,有什么事情、什么困难,您尽管给我们说……”在驻外开发项目部掘进区队区长郑延涛的父母家,工会副主席李玉冰一边递爱心联系卡,一边扶老人家坐下。
“孩子们,咱们现在吃下午甜点了!”在幸福杨村爱心家园助学服务中心,郑丽“老师”正分给孩子们每人一根香蕉和一块小点心。吃完后再给孩子们辅导家庭作业。
在对外开发职工李树国家,幸福杨村暖心服务小分队的志愿者们在给李树国的儿子过一岁生日,青年职工闫呈蕾亲手为孩子免费制作了鲜奶蛋糕……
这一幕幕是这个矿针对近两年支援对外开发建设的实际采取的“暖心行动”,解决了对外开发职工千里之外的后顾之忧。
职工公寓冬暖夏凉,数字电视进家入户,天然气安全节能,周五工作制率先实施,部分一线区队取消夜班……杨村人在心情舒畅中感受着幸福,在爱心奉献中演绎着幸福。
“幸福”已成为杨村矿的代名词,成为百里矿区的亮丽名片,成为全国煤炭工业领域特有的风景线,成为杨村矿近万名职工和家属现实生活中的“中国梦”。(王志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