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9|回复: 0

新能源汽车发展为稀土永磁产业带来机遇

发表于 2016-3-22 17:05: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提到新能源,离我们大家最近的、最受关注的可能就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因为其不消耗汽油,不产生废气排放,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零排放无污染,环保性最优的车型,并被视为汽油车的最终替代品。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体会最深的是尤其是住在北京、上海和其他一些重工业城市和周围人群。去年很多天气不单纯是高污染的天气,而且是有毒的PM2.5天气。首先,污染是一个问题,汽车排放要下降,一是指排放二氧化碳,第二是排放实际上是指有毒的气体。二氧化碳也是温室效应的问题,美国一直叫绿色温室效应气体,但是也被定义为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就是污染。我们国家从2005年到2020年之间温室气体有45%的需要下降,完成这个指标,减少汽车排放是其中一个。
  第二,可供廉价开采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少,英国的BP公司曾经在十年前就提出再有50年就没有可供廉价开采的石油资源了,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说石油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的能源战略和能源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是从能源的角度上讲。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国家的汽车行业从2012年开始已经占国民经济GDP的10%左右了,上缴税收占10%左右。国家的传统汽车处于一种大而不强的现状,怎样改变这个现状呢?最近中央领导也提出一个使汽车大国变为汽车强国的战略。在传统方面不能领先于世界的话,能够和世界与世同进、与时同进,要有这样一个方式,恰恰新能源汽车在这方面具有这样的功能。
  从节能减排角度来讲,电动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它的终端是零排放的。比如像北京这几年一直受到雾霾的侵扰,很大一块是于颗粒物的排放,机动车颗粒物排放造成的。北京市统计,大概有20%~30%的污染是来源于机动车的排放,北京首推是纯电动汽车,主要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有的人会说电也是要发电的,也要烧煤。但是烧煤发电是中国一个重要的能量变换的能量,但不会一直用煤来发电。第二,煤发电是在远郊,在偏远的地区设发电厂,而且一次性的排放,二氧化碳和颗粒物的排放可以通过统一的治理来解决。如果在车上这块分散来排放,治理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新能源汽车尤其电动汽车,对节能减排是非常有好处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大城市和国家极力推纯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原因。
  应加大对新能源车的投入
  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一还是投入的问题。虽然国家每年有很多资金来支持科研研发,但是企业投入,还是不够的。特别是整车厂的投入,因为可以和国外的企业做对比,无论是和日本的企业还是美国的整车企业都是几百人、几千人的规模来开发几款车型,日产公司一栋大楼里全部是做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和传统车研发不在一起。国内汽车领军的汽车企业钱的投入和人的投入都是严重不足。
  第二,这个成果到转化应用,以及到老百姓想买车用,这整个不顺畅,这不是纯技术的问题。一个好的概念,新能源汽车对新行业来讲是很空白的东西,很多东西要填空的,现在空是填上去了,但是怎么能够像传统车一样让老百姓用起来,这个过程不顺畅,这里面包括一些产业化的过程,包括工艺的过程、检验的过程、老百姓使用的过程和配套的基础设施运营过程和商业模式,还是有待于去下精力做。在发达国家一个新的概念到最后应用,体系比较完整的,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起步也不算晚,但是整个体系还需要理顺。这两个方面个都是非常重要的。
  政策加码新能源汽车
  2015年7月9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车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工信部的最新消息称:目前财政补贴主要支持国内企业,不支持特斯拉等外企。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交通能源战略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支持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于实施创新驱动,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拉动国内市场需求、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数量。其中,生产汽车20692辆,销售20477辆,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远远超出传统汽车的增长率。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日前发布《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要求 2014年至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以及纳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备案范围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除上述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外,各省(区、市)其他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2014年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10%(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细微颗粒物治理任务较重区域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比例不低于15%);2015年不低于20%;2016年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
  发展瓶颈
  在能源危机和环保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推广新能源汽车近年已成我国的国家战略。国内相关部门先后打出了一套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组合拳,然而,从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看,这一新兴产业总体还处于“推而不广”的状态。
  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上还有很多限制因素,比如充电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以下几点:制定充电设施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完善城市规划和相应标准;完善充电设施用地政策;完善用电价格政策;推进充电设施关键技术攻关;鼓励公共单位加快内部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落实充电设施建设责任。通过形式多样的政策,形成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氛围。
  以上海和北京为例,上海制定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5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3万辆,其中外地品牌车辆不低于30%,本市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务、环卫、物流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新建各类充电桩6000个左右。并在两年内新建各类充电桩6000个。在充电设施方面,2013~2014年共建设交直流充电桩约1800个、2015年4200个左右。
  北京即将出台《关于推进物业管理区域新能源小客车自用充电设施安装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新建小区停车位配建充电桩的不低于18%。目前,北京市已建成300多个自用充电设施。
  《通知》要求,“新建小区配建充电桩不低于18%”将作为规划审批的条件之一,如物业不配合将被罚分曝光。另外,北京还将考虑动员社会力量建设充电桩,允许收取适当的服务费。如果这一规定实现,或将会对新能源汽车公司产生有利影响。
  新能源汽车助力钕铁硼行业发展
  近几年国内钕铁硼行业发展缓慢,一是由于国内传统领域钕铁硼永磁材料用量增速不大以致钕铁硼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另一原因是2011年前后稀土价格高位运行,虽然稀土永磁材料性能更好,但多数下游厂家鉴于成本压力,重新选择性能更差的铁氧体,导致钕铁硼市场发展受阻。
  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给钕铁硼产业带来了新的亮点和希望。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其关键技术之一永磁电机将迎来新的机会。而钕铁硼磁性材料作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主要原材料,需求将会同步增加。对于不同的新能源汽车,钕铁硼单位用量不等,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例,一辆混合动力车需要磁材2.5千克。而纯电动汽车则需更多,具体的用量则按照电机数量递增。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是助力钕铁硼产业增长的充分条件,而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持续稳定则是钕铁硼产业长久发展的必要条件。过度的价格波动较对下游的发展以及本行业的发展都是消极因素。
  日前,工信部和财政部出台了《国家物联网发展及稀土产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将对稀土资源开采监管、稀土采选、冶炼环保技术改造、稀土共性关键技术与标准研发、稀土高端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五个方面进行支持。
  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将稀土战略重点从保护资源源头到着重加大下游应用开发和鼓励发展高新技术的转变,稀土永磁材料作为稀土产业链条中应用量最大的产业,受益程度也将最大,各种利好消息的共同发酵将促使钕铁硼行业迎来转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