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7|回复: 1

[深圳新闻] 晶报评:亢奋的“百公里”是否也需要静静

发表于 2016-3-22 19:06: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每个“百公里”的参与者在用双脚丈量深圳时,都有责任用双手将这块城市品牌擦得更亮。

  2016年深圳磨房百公里活动于日前收官。据报道,在终点大鹏广场,一共有近3万人签到、领取纪念奖牌。而今年的赛事总报名人数超过了6万人,实际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创历届新高。

  “百公里”被称作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户外盛会,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本届活动也留下了与其品牌形象不协调的镜头——有网友晒出了百公里徒步过程中的乱扔垃圾行为,那种垃圾遍地、塑料袋乱飞的景象,令人惊愕。甚至有人在网上发布了措辞激烈的帖子,对百公里活动提出了质疑。

  事实上,环保一直是“百公里”的重要主题。稍稍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过往的百公里活动中,环保义工组会在沿途进行环保话题内容的展示,做支持环保的标语,提示环保的生活常识及具体做法等。本届“百公里”沿途也不时可见环保义工的身影,不少驴友自觉将一些不溶解垃圾放进了背包里。我们不能因为一些路段出现了垃圾就轻易否定它固有的价值。

  但是,这种不环保现象的出现,也确实可以让走过了16个年头、一直保持亢奋状态的百公里活动暂时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更好地提高、延伸其品牌影响力与美誉度。比如,是时候评估下这项活动的适宜承载量了。显然,它不是人越多越好。百公里活动这些年来影响日益增大,甚至被中央电视台制作成专题片播出,与之相对应的是,参加人数也逐届大幅度增长,不只是深圳人,全国各地的不少驴友都会慕名前来。本届活动遭人诟病的乱丢垃圾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与人数暴涨有关,据称一半以上的人是第一次参加,他们并没有接受相关培训,环保意识相对淡薄。

  此外,在环保宣传及垃圾回收等方面,组织者也可以在细节上多做文章,争取不留死角与盲区。在线路安排上,也应更多地将如何减少干扰居民的因素考虑进去。当然,更重要的是,部分驴友要提高自身环保素质。不止是“百公里”,据以往相关报道,在深圳的马峦山、梧桐山等未经开发的原始线路上,部分驴友疏于自律,徒步时留下的垃圾日积月累无人清理。实际上,“百公里”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够激活一个人的自治精神,置身于那种特别的“气场”中,很多人都惊讶于自己身上竟潜藏着如此强大的自我动员、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希望这样的自治能力能够扩散、感染给更多人。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这是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颇为流行的一句话。是的,在很多深圳人心目中,“百公里”早已不仅仅是一项户外活动,通过百公里步行发现平时忽略了的城市之美,体会不一样的人生,张扬个性,收获记忆,成了许多人内心里的一种自发冲动与呼应,它和整个城市的气质是相辅相成的。每个“百公里”的参与者在用双脚丈量深圳时,都有责任用双手将这块城市品牌擦得更亮。

  来源:深圳企业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19:20:55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