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0|回复: 0

张玉宝:小马陵村幸福生活的“领头羊”

发表于 2016-3-24 21:42: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三月,万物复苏,大地回春。来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与众不同的美丽村庄——小马陵村就这样出现在视野中。隔着公路远远望去,这个方方正正的小村庄背靠群山,仿佛倚在一个大沙发的怀抱中。山脚下4排二层将军楼白墙红瓦错落有致,葡萄秧爬满院落,楼前是60亩荷花池、海棠园,中央镶嵌着别致的小凉亭,夏日这里该是怎样一番江南式胜景?
这个由122户家庭、343个村民组成的小山村曾经穷山恶水,没人愿意进来,如今,这儿是“中国十佳小康村”“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城里人出20多万元买房,村民都不愿搬走。
“多亏了我们的好书记!村里又干净又整洁,都住上了二层小楼,旁边多少村都羡慕我们呢!”正在家门口晒太阳的孙启明大娘说。
原来,小马陵村的嬗变都得益于20年来村书记张玉宝的带领。
筚路蓝缕新村起
3月22日是村民许德训75岁大寿。这天,小院里的迎春花开得正艳,屋里摆满了两大桌丰盛菜肴,20多个亲朋好友来为他庆生。站在二楼客厅,便可以看见村前的海棠树、荷花池,令人心旷神怡。“祖祖辈辈在老村里住了300多年,当时根本不敢想象能住上这样的楼房,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许德训感慨地说。在这栋168平方米的二层小楼里,楼上楼下都有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窗明几净,非常别致。
正对面的南山上是小马陵旧村所在地,以前那儿抬头是山、低头是沟,耕地少,全是坎坷不平的泥土路。三百多年来,村里人祖祖辈辈居住在背阴的南山坡上,早晨十点才晒到太阳,土坯房冬天滴水成冰夏天潮湿难耐。房屋之间的道路有的仅有一米宽,两人并肩通过都困难,更别提小汽车开到家门口了。
1996年,被组织选派到小马陵村任党支部书记的张玉宝走马上任。当时,村里账上不仅没有一分钱,还欠着30多万元的债务。他毅然将自己积累的近百万元企业资产全部捐献给了村里,确定了“工业兴村、农业富民”的发展思路。第一件事就是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说干就干,他跑前跑后办理村庄搬迁手续、建造手续,聘请专家进行科学规划,确定在旧村以北的平地上建设新村,实施村居整体搬迁。从1999年开始,历经10多年艰苦奋斗,他带领村民省吃俭用,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整村迁建,置换节省土地120多亩,新建168平米的居民楼128套,老年公寓50余套,全体村民全部搬入新居,完成了历史性的转变。
每套房建设费用至少10万元,买房加装修,村民花了不到5万元就住了进去。剩下的资金全靠张玉宝的企业资产来支持,至今村里还欠他将近400万元。“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这钱我也不会要了。现在道路硬化,全部绿化,我完成了当书记时对村民的承诺——让村民住上二层小楼,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享受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就足够了。”张玉宝说。
授人以渔收入增
南山上,张玉宝带领村民对390亩荒山进行绿化,种植5万多棵华山松,打造出南山一大景观。新村前的藕池旁种上了40多亩欧美海棠。“欧美海棠3年能长到10公分,那时就可以卖了。价格高时每棵能卖到1500元,现在的价格是800元一棵,两万多棵就能收入几百万元钱,将来按人口平均分配给村民。”张玉宝说。
企业是小马陵村发展的强大保障。在张玉宝的带动下,村里先后投资7000多万元发展村办企业,他抓住时机由生产耐火材料转为开发浇注料,与各地专家教授联合开发出黏土结合浇注料、低水泥浇注料、钢纤维浇注料、特种高铝质耐火泥等20多个品种,其中有3个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企业年产值从最初的18万元增长到5000万元,最高时达到1亿元,安排本村剩余劳动力120多人。
结合山区特点,张玉宝因地制宜,在村里大力发展以林果、蔬菜为主的特色农业。他曾投资帮村民建过高温蔬菜大棚,种过红富士苹果、大樱桃、黄烟,有意识的培养村民做买卖的能力,让村民既学会种菜,又学会经商,拓宽增收渠道。现在村里专职业务员有十几个人,培养出一大批经商人才。三分之一的村民在村办企业打工,每年最少收入三四万元钱,有的在外经商年收入上百万,连续三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
老有所养大家乐
    走在路上,不时有村民过来和张玉宝打招呼,紧紧握住张玉宝的手不撒手,那种亲近和热情让我们看到了村民对幸福生活的珍惜和对书记的爱戴。
    老年公寓一楼住着96岁的国凤英大娘,张玉宝经常来陪她聊天。说起国凤英老伴饿死的悲惨经历,张玉宝心中也感慨万千。“村里90岁以上的老人有6个,80岁以上的26个,他们年轻时都为村里做了贡献,到了该享福的时候了。”张玉宝说。小马陵村专门兴建了50套老年公寓,对孤寡老人进行集中供养。
据村主任张廷明介绍,村里对60岁、70岁、80岁、9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分别发放240元至1200元的生活补助,村民每人每年免费供水12立方米、减免100度电费,领取面粉2袋,村里还免费为村民办理新农村合作医疗。“每个村民各项减免、节日物资等加起来有500块钱的福利费,村里每年福利费用至少得18万,都是张书记自费发放的。”张廷明说。
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村中心文化广场配置了健身器材,使村民有了休闲健身娱乐的活动场所,每天跳舞、锻炼的村民络绎不绝。去年,村里的有机藕成熟以后,全部分给了村民,让村民既欣赏了风景,又得到了实惠。村庄还安装了22个监控摄像头,实现全村无死角监控,多年来从来没有发生一起溜门撬锁事件,村民住的舒心又安心。
对于自己的贡献,张玉宝不愿多说。“当书记就应该为乡亲们服好务,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乡亲们过得高兴,比什么都值得!”他说。
闫盛霆 郗文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