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者 叶丹 张舒萍
水之不涸,以其有源也;木之不拔,以其有本也。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区各群团组织充分发挥“先锋队”、“生力军”、“半边天”的作用,广泛动员和依靠全区职工、青年、妇女等社会各界群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推动双流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形成了强大合力,为双流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固根基
群团组织显活力
2015年,全区12家企业被市总工会评选为“成都市党工共建示范点”,区总工会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的一系列举措成效凸显。
团区委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党员进社区、进农村,服务基层、联系群众等活动,并指导基层组织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号”等争创评比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了大批优质服务示范单位。
区妇联在全省率先开展村(社区)妇联组织改建工作,同时创新设置县级部门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24个,建设镇(街道)“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25个,荣获“四川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县”称号。
正是这一个个基层组织,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双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源。
强优势
亮点工作结硕果
去年,永安镇白果村常常迎来一批批“取经”的客人。当地的红提种植户们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和切实体会,分享着创业的经验和成功的喜悦,也鼓舞了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创业的方向,坚定了创业的信心。
用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增收,是区总工会发挥自身职能,探索民生服务的一大亮点。为进一步推动永安创业园建设发展,区总工会先后投入资金20多万元,在园区进行了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就业指导、劳动竞赛、困难救助、金秋助学、送温暖以及学习交流、确定创业方向、强化营销管理等活动。2015年共培训葡萄种植户达到5000人次,接待学生团体12个,人数1065人,其中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每年组织学生到园区参观学习,接受培训。去年年9月底,永安工会创业园区还被市总工会推荐参加了“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成都分会场综合展览展示”。
作为创业的主力军,青年人的作用不容小视。团区委积极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新征集创业项目15个,新增入园项目5个,培育重点项目3个,实现青年(大学生)创业100人,并不断提升对创业项目的服务扶持力度。同时,稳步推进青年农民工“订单式”技能培训项目,形成了“培训致富带头人”和“转移就业”两大特色。
为使更多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区妇联探索妇女灵活就业新品牌,举办两期手工编织技能大赛,创建15个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组织6000余名妇女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发放妇女小额贴息贷款2975万元。
展风采
服务民生显成效
“幸好有律师帮我们维权,才让我们拿到了应得的血汗钱!”去年底,通过法律援助解决了劳资纠纷的农民工王师傅,对帮助自己的律师连连感谢。而这只是区总工会法律维权律师团帮助解决的众多案件的缩影。
去年以来,区总工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举办了“双流县‘五一’职工维权周宣传活动启动暨职工入会仪式”,开展法律宣传维权进企业81家、进工地32家、进小区36个等活动,聘请11个专职律师组成法律维权律师团并委派到各镇(街道)、园区开展法律援助、职工维权工作。截至目前已受理维权案件44件,涉及700余人、金额987.87万元;结案42件,结案率达95%。
活跃在社会各个角落的青年志愿者早已成为我区的一张名片。团区委深入打造“双青·公益”品牌,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关爱阵地建设,创省级“星级留守学生之家”8个,市级留守学生之家2个,全年共开展专项留守学生关爱活动151次,服务留守学生及其朋辈群体1617人次,建立留守学生档案190份,并为特别需要帮助的25名留守学生提供个案服务,为全区留守学生提供了更加专业化的关爱服务。
妇女和留守儿童的权益同样备受关注。区妇联探索开展招募贫困大学生志愿者关爱暑期留守儿童活动,2012-2015年,共有700多名志愿者为8000多名、6万人次暑期留守儿童开展了60余项关爱项目。区妇联还建立了贫困母亲、贫困儿童数据库,帮扶贫困母亲3500人次、贫困儿童1500人次;实施“关爱女性保障计划”,惠及近10万名妇女;创建婚姻家庭纠纷专业调解中心、站、点共147个,接待来信来访1027件,调解处置率达100%;颁布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分解106个指标至23个成员单位,协调推进101个指标达标。
来源:双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