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2|回复: 1

“互联网+电影”成趋势 业界称仍要保持匠心

发表于 2016-3-27 23:09: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互联网+电影”成趋势 业界称仍要保持匠心
2016年03月27日14: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互联网+电影”成趋势 业界称仍要保持匠心
  “《泰囧》票房超1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时候,大家认为这是奇迹。然而今后有一部电影票房过50亿,也挺正常。”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电影导演徐峥直言对他所在的行业有信心。

  徐峥说,2015年中国电影行业发展速度惊人。2009年中国电影全年票房只有62亿元,2015年已达440亿元。

  “互联网+”为电影产业注入新动力。徐峥认为,从大数据平台分析市场到电影特技制作,互联网介入了从电影前期筹划到完成的全过程。

  徐峥以电影《港囧》宣传为例。“前期我们只是制造了互联网发酵话题,人们获得影片信息之后选择在网络平台购票。之后他们会购买衍生品,去电影拍摄地游玩。互联网的连接,让单纯的看电影变成了一系列活动。”

  “互联网大数据更加准确地捕捉观众的兴趣,降低了投资的风险。”对华谊兄弟影业CEO叶宁而言,“互联网+电影”的创意之处还在于,一些平凡的人在互联网讲述自己的故事,成为了电影的素材。

  然而让STX娱乐创始人罗伯特·西蒙斯担忧的是,电影是“讲故事的人”最想花时间去做的事情,一般电影是用90分钟讲述一个故事。当移动互联网盛行,那些“讲故事的人”开始用更短时间制作更碎片化的内容吸引人们的注意。

  嘉宾们还认为,电影产业突然“大爆发”,电影人才孵化机制却远远没有跟上,优秀专业的导演、编剧、演员缺口太大。

  “现在看到很多演员当导演,是不得已而为之。”当从演员转型到导演的徐峥道出这句话的时候,引来现场一片笑声。

  在徐峥看来,“做电影仍要保持匠心。”目前,从众筹、融资到粉丝经济,再到在线销售的完整环节已经建立,内容将成为电影产业唯一的生存空间。

  他还建议,中国电影向国际市场讲述“中国故事”,不仅要使本土观众可以完全理解、消化和欣赏,同时也要转换成他国民众所能接受的语言方式。(记者 张茜翼)


分享到:0
(责编:王鹤瑾、陈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7 07:09:53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