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深圳明白,法治是最大的善治,是城市的灵魂与基石,是深圳走向真正国际化、现代化的助推器。
中国法治论坛近日在深圳召开。该论坛原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法治论坛”,这也是其更名后的首次亮相。引人关注的是,从今年起,该论坛将永久落户深圳。
法治已日益成为深圳的鲜明特质。这些年来,深圳以改革推进法治,以法治引领和保障改革,良好的法治环境已成为深圳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也是该论坛选择深圳的重要原因。深圳明白,法治是最大的善治,是城市的灵魂与基石,是深圳走向真正国际化、现代化的助推器。
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如何更好地夯实这种核心竞争力,是法治深圳的一项担当与使命。本届论坛以“企业创新发展的法治保障”为主题,但事实上,我们的目光还可以放得更远,在更开阔的视野下来看待法治的价值,让深圳因法治而更受尊重,让法治成为更多深圳人的信仰。
依法治国是常识也是共识,而建设法治国家、法治城市,关键在于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重点又在于依法行政。法律要有尊严,先要权力学会对法律保持应有的敬畏。如果野蛮执法、“运动式”执法、“选择性”执法等现象屡禁不止,乃至某些“红头文件”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相契合;如果某些官员嘴上喊简政放权,却始终没能转变长期形成的“管理者”角色,甚至不知政为何“简”、权为谁“放”,无论对权力的公信力还是对法律的尊严都是一种伤害。
人们看到,现代化法治政府的轮廓,在深圳已逐渐变得清晰。深圳几年前便试水建立了“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率先推出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引起反响。去年12月中旬,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组织编写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5》发布,深圳在100个地级以上市政府中排名第一,今年,新版《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发布,增加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权责清单、法律顾问制度等内容,进一步深化了法治政府建设新内涵。
接下来,我们希望,深圳还能加大相关领域的改革力度,使政府更好地在法治轨道上行使经济管理、社会治理的公权力。另一方面,充分用好特区立法权,不断进行法治创新,将立法优势转化成法治优势,也是深圳面临的一个法治课题。比如,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很多新的经营业态,包括P2P、众筹等等,对传统商业模式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对此,深圳可以在地方立法上先行一步,体现一定的前瞻性,通过法治为此类新鲜事物提供规范标尺,为国家层面的立法积累探索经验。
深圳从来就不是清谈者而是行动派。随着中国法治论坛常设深圳,我们相信,未来深圳的法治建设将可以站得更高;法治,将更好地成为支撑社会公平正义的柱与梁,成为深圳的身份证与通行证。
来源:深圳企业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