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陈亮亮 李景东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变身国内缝纫机行业的龙头老大,21年,每一个决策都在杰克的蜕变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每一个决策都深深地烙上了杰克企业文化的印记。
  初识:无处不在的企业文化
  7:30,是杰克员工每天开工的时间。但他们到的不是办公室、不是车间,而是杰克广场。
  每周一早上7:30,公司会准时打响集合铃,3000名员工在5分钟内全体在广场集合,举行升国旗仪式。每周除周一升旗外,周二至周六,同样的7:30,全体员工会集合在广场做早操。早操后,以各中心、部门为单位围成一个圈开个3到5分钟的短会,或下达任务,或总结工作,简洁明快,早会后立即进入工作。
  “这些仪式从设立之日起,就一直坚持到了现在,从未间断。”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阮美玲说,杰克的各种仪式,都体现了杰克人的文化归属和价值认同。
  在杰克,有一样特殊的员工福利,名叫“孝心卡”,这是杰克推出的各种感恩父母、孝敬长辈的活动之一。凡在公司工作满5年的员工,都可以为父母申请孝心基金。公司每月出100元,员工自己也出100元,存钱的银行卡则交由父母使用。
  除了“孝心卡”,在杰克,还有准妈妈关爱、员工结婚礼物、三八妇女节、百朵鲜花送雷锋、六一亲子活动……在这里的员工,总能在特殊的时候感受到来自杰克的温暖。
  2010年,杰克把“为员工创造福祉”作为第一使命,自那以后,一系列关怀员工、为员工谋福祉的措施相继推出。“家文化”有了雏形。
  2013年,杰克正式提出建设和谐、温馨的“家文化”。
  “杰克看中‘家文化’,只有每个员工的小家和乐美满了员工才能安心工作。”阮美玲说。
  扩张的杰克文化
  纵观杰克,你会发现,杰克的文化不仅仅在杰克人身上,还扩张到了与杰克合作的上下游企业,与杰克合作,购买的不仅是产品,更是杰克的理念和文化。
  在经营活动中,杰克会将《活力之源》、《民企杰克》、《人本杰克》、《道义铭》、《杰克哲学手册》等作为礼品馈赠给客户和合作伙伴,将《杰克报》和《杰克快速服务》特刊寄给关注杰克的人们。有经销商坦言,自己就是看了《活力之源》这本书后决定和杰克合作的。“如果一个公司有很好的企业文化,那么和它合作一定错不了。”
  “杰克在与供应商、经销商的合作中,希望他们可以了解自己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上获得认同,更有利于双方的合作。”阮美玲说,在这个供应链里,杰克通过双方的企业文化认同,进一步提升供应商和经销商的素质,提升他们的竞争力。
  因为杰克的企业文化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通过文化的导入,供应商的现场管理和生产效率提升显著。“多年来,杰克为众多供应商导入了质量体系。”
  核心价值观下的文化价值
  杰克自1995年创办缝纫机厂,就始终专注缝纫机研发和生产。
  这与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的做法大相径庭。但正是这份专注,让杰克赢得了广大市场。
  在房地产最热的时候,随便买一块地转手一卖就能赚得大把的钞票。杰克创始人阮积祥说:“那时,很多朋友劝我们去做,我们就是不做。”也正是那时,阮积祥将“只在制造业领域发展”当命令一样在公司内提出,“这是杰克的基本法”。
  这样的专注在金融风暴来临之际显示出力量。2008年,很多缝纫机厂或破产倒闭,或转移投资别的行业。而杰克却反其道而行,克服了贪婪,收缩投资、产能储备、潜心研发。
  在整个行业疲软的状态下,2010年,杰克则率先实现160%的增长,冲至全球销量第一。
  阮积祥认为,金融风暴后,很多企业的破产倒闭多因为之前的多元化战略,无止境的业务扩张拖累了主业,这些皆由贪婪所致。“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要成大事必须聚焦和专注。”
  不仅如此,杰克在产品研发上,也采用了聚集的战略。
  “为了满足不同层级客户不同需求,杰克产的产品型号一度达到2000多种。”阮美玲说,这直接导致资源分散、核心产品优势不足、管理成本上升,各种疲态尽显。
  2012年,杰克与国际知名的里斯咨询公司合作,对杰克的客户、品类、品牌特性等进行重新定位,最终也将2000多种产品型号缩减至900多种。
  杰克在这份聚焦与专注下,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杰克全球销量已连续6年遥遥领先。
  这些年来,杰克始终坚持着缝纫机行业,一直固守着一个理念,就是融入情感地把事情往简单了做。“换句话说,就是复杂的事情做简单,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用心的事情坚持做,坚持的事情做到极致。”阮美玲说,我们坚持把缝纫机做到极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