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夏忠
“十七年前我是这个班组的学员,地地道道的‘草根’、‘蓝领’,曾眼馋“白领”优雅的工作环境,羡慕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也曾为自己一身油一身汗,暗淡的未来伤感、叹息。我们喝过的“墨水”确实有限,我们的岗位也确实枯燥乏味。我们个人发展的空间也似乎不那么宽阔。难道我们“蓝领”就真的是“英雄没有用武之地”了吗?真的没有“出头之日”了吗?……”
这是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工程公司副经理俞明忠于11月18日回“娘家”和大伙聊天时说的话。他再现自己的成长历程,为员工成长鼓劲、打气。
“班组是我成长的沃土”
92年夏天,俞明忠技校毕业走进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起重班组,从零开始学习起重。镶编起吊钢丝绳是起重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基本功之一。他第一次拿起“芒刺”感觉特别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镶编的一对起吊绳,却“皱巴巴”的!俞明忠脸羞得满脸通红了,班长安慰他“不要急,慢慢来”。“不行!一定要迎头赶上!”,他给自己下了一道“死命令”!吃过午饭、晚饭后他从食堂直接来到现场工具房内练习镶编钢丝绳。三个月后,他拿起芒刺得心应手,他镶编的起吊绳既美观又耐用。
起重作业需要力学、材料学等基础,于是班组就给利用休息时间给他们这批学员“充电”,只有技校文化的俞明忠因听课吃力有些气馁,班长象看穿了他心事似的,用那布满裂口、老茧的手拉着他,在班组休息室膝足长谈,“‘扮龙象龙,扮虎象虎’,只要能吃苦,肯学,就一定能学成!”。班长又抱来一大摞专业书籍给他开“小灶”。 多年来,班长的这些话他一直铭记在心,老师那锉刀一样的双手,时常浮现在他眼前,这是他刻苦学习专业技能的不竭动力。
他为掌握起重作业的“十八般武艺”,在老师傅们的帮助下将公司多年前的吊装方案翻找出来,潜心研究,细细消化,并虚心向师傅和技术员请教。一年不到,班长送给他的那摞书已破旧不堪,而他的起重技术却得到了突飞猛进地进步,在二十多个起重学员里,他的文化程度最低,却是第一个独立带档作业的;起重作业学徒期为三年,他却只用了一年八个月;负责大型起重机拆、装的核心人员里,他的年龄最轻。
十多年的班组“蓝领”生活,砺练出俞明忠稳健、精细、善于攻坚的个人品牌,今年年初他又被公司破格提升为工程公司副经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