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用车单位:综采三区,班次:中班,起点:16采辅运巷,终点:123下09胶,承载:管子……”3月23日,记者走进济三矿胶轮车队司机班,看到班长王兆军正仔细核对着班组成员的任务量。他通过自己建立的班组市场化结算公开博客,将班组每天工作量和材料消耗及时公示,职工可以随时查询或质疑,王兆军则通过博客说明或释疑,用快捷的方式实现了班组收入班清班结。这是该矿推进物流运输市场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推进物流运输市场化建设中,济三矿实行“减员提效,多拉多得,费用自理,承包经营”,通过“为谁服务、由谁付费”的链式结算管理,将用车费用计入工资综合价格,使用多少扣减多少,市场化结算工资,与运输单位进行链式结算,实现了井下运输从“无序”到“有序”标准、规范管理。
为了从管理源头上实现降本增效,他们创新开展车辆调度监控系统研究,实时监控井下红绿灯开闭情况和整个线路胶轮车运行状况,每班对井下司机闯红灯情况进行记录和处罚,记录井下车辆调度情况,达到调度信息化、科学化要求,车辆运行从无迹可查到时时监控,实现了车辆动态调度。在最大限度减少车辆空耗上下功夫,值班人员每班班前会按照系统用车计划提前与用车单位电话沟通,了解详细用量,对能做到同一路线的人员物料尽量精简合并到一辆车上进行“拼车”,减少了空车率,仅此一项每月就节约车辆往返里程1000多公里。车辆使用链式结算,多用多出钱,使井下各用车单位都精打细算,改变了过去盲目要车的现象。经过物流运输市场科学调度,现在每班实际用车比计划减少9趟,减少5个人工,月减少270车次运输、节约维修费用8万余元、油耗7000升。
他们完善考核办法,最大限度激发职工争做创效主体,所有车辆包车到人,强化了司机责任心。驾驶员的工资收入与个人的结算利润直接挂钩,工作由以往“领导安排”转变为“主动领单”,由原来的“催着干”变为现在的“抢着干”,实现了“订单配货”管理模式,司机之间工资结算差额最多达到1500元,激发了工作活力。发挥内部市场经济杠杆的激励作用,结合运输环节任务饱和量,科学调配运输价格,促进了人力资源自然流动,2名胶轮车维修工主动要求调到胶轮车岗位,3名地面大车司机自愿到井下胶轮车岗位工作,合并6个班组,优化人员配置35人。(李苏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