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5|回复: 0

把艺术交给时间评判

发表于 2016-4-1 16:59: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王珍风到王冉之,记者一路追寻,尽管“事件”背后的团队已经浮出水面,但“炒作”与否,意义为何,仍然有待时间的检验。
  “人人能当艺术家”看似一句美好的祝福,给每个人一个圆梦的机会。但“三十天”甚至“三十分钟”就可以掌握一个“舶来品”的画种,画出美术院校四年培养都画不出的画,林正碌自创的教学,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艺术如何走进大众,如何在普通人中普及艺术教育,一直是专业美术机构不遗余力在做的事情。林正碌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希望推行“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艺术教学,让艺术根植在每一个个体及家庭之中,成为文化生活的基本生态。我们不应质疑他美好的初衷,但将王珍风与艺术家周春芽的作品进行对比,通过贬低后者的方式,成就自己的艺术理念,也引起不少和周春芽一样经历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在艺术道路上辛苦打拼的画家们的不满。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王珍风红了,也许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在争议和赞赏声中,活跃在人们的视野里。草根一夜之间成名的故事,也许不久之后又将上演。
  是什么力量发现并捧红了王珍风?
  “有人策划,就有人关注,原本只是茶余饭后的调料,有时候媒体的过分好奇反而成了帮凶,反而成就了炒作者。”一位画家朋友的忠告令我深思。
  王冉之在采访中也承认,原本林正碌的文章并没有多少影响力,是因为自媒体的转载,起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媒体永远是舆论的引导者,也许“农妇PK周春芽”的话题是时候该画上句点了。王珍风的艺术价值和林正碌的教学理念,应该交给时间评判。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钟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