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故事汇
连利英
时光转瞬即逝。一年来,班组员工们用辛勤地工作诠释着他们对责任和使命的理解,在不断地挑战与超越中与企业一起成长。在山西省兰花集团化工分公司,班组员工们也留下了他们成长的足迹。
“冒失鬼”胆小了
11月17日上午,电仪车间降压站值班室内,主操茹明明一边翻看着高压配电知识的书,一边与两名徒弟讨论着操作注意事项,反复叮嘱他们:“干活儿一定要小心,心里得知道害怕。”
听到茹明明说出“害怕”这个词,笔者有点意外。因为比较熟悉,茹明明在大家的印象里是个聪明胆大、干起活来有点冒失的小伙子,害怕可不是他的性格。
“你也知道害怕,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笔者开玩笑地说。
“以前跟着师傅干,好多东西都不懂,无知者无畏嘛,呵呵。”茹明明有点不好意思。“现在自己干主操,责任大了,越干越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11万千伏的电,全厂的高压设备都在这儿控制着呢,操作一旦失误,就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容易伤及人身安全,你别看我在这儿坐着,心里可是一直扑扑跳,紧张着呢。”
正说着,桌上的对讲机响了,通知降压站开9#高压机。茹明明连忙拿起工具向控制室跑去。
看着他的背影,降压站班长焦河润说:“茹明明爱学习,平时不光是学业务,还报考了函授本科,今年厂里竞聘技术员,他还考取了见习技术员的聘书。”
笔者感悟,强烈的责任心和持续地学习不但改变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一个人的命运。
维修工巧打“铁算盘”
11月17日下午,笔者来到水汽车间时,恰巧碰上维修班的吴广杰和李晋云收拾工作现场。只见吴广杰半跪着,在钢板下摸索了半天,抠出了两根已用了一大半的焊条,他用手套擦掉上面的浮土,把焊条放进了工具箱。
“一看就知道是个过日子的好手。”笔者戏谑地打趣。
吴广杰一本正经地说:“半根焊条不值钱,省多了也不是个小数字。一样的活儿,以前我得用两包焊条,现在只用一包就能干完,一月省一包,一年就省12包,如果每个焊工都省12包,那是多少钱?”
我们说话时,一旁的李晋云正在左顾右盼,随后捡起一根不到20㎝长的小铁管放进维修室。
“李师傅这么小的铁管也有用?”笔者表示疑问。
李晋云笑嘻嘻地说:“放着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省得到时候还要再领料。”
“瞧你们这算盘打得多精。”笔者一边开玩笑,一边在心里暗自佩服他们的节约意识。
对车间员工自觉节约成本这件事,水汽车间维修主任吕利宏的解释是:节约成本跟家里过日子是一个道理,一是靠员工自觉,二是靠管理,今年的金融危机让厂里完善了管理措施,也让成本意识深入到车间每个员工的心里。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班组员工们懂得了“企业发展靠大家”这个道理,知道了怎样真正地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一样来经营。
赵班长要当第一
进入11月份,尿素车间化工三班的班长赵立军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怎么才能在车间的班组评比中拿个第一?
说起这件事可真让赵班长头疼,连续两个月的班组评比,他们班都是倒数第一,扣了班里不少绩效工资,班里的员工们牢骚话说了一箩筐。要说他们班的工艺指标控制也是顶呱呱,就因为小李爱睡觉,总是在劳动纪律上丢分。赵班长也不知道该拿小李怎么办,成天在一起,怎么好意思扯破脸皮呢?
车间的党支部书记冯志庆找赵班长谈话,让他总结一下,找找原因,下个月争取拿个正数第一。赵班长提议把小李换到别的班算了,摊上这么个难缠的主儿,谁也没办法。冯志庆当时就发了火:“要是都换人,还要你们班长干什么,管理要从自己身上找毛病。”
赵班长当时挺恼火,过后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书记说得有道理。班组管理的学问大着呢,现在到处都在讲班组管理、班组文化,人家能管出那么多名堂,自己连这十几个人都管不好,是该好好向人家学习学习,不能总是光会出力不会动脑筋了。
这两天,赵班长正在查资料,做调查,准备根据班里员工的特点制定一份管理方案,也搞个长期的班组文化建设。赵班长从苦干型班长到管理型班长的变化受到了班组员工们的一致欢迎,大家约定:这个月咱们班一定要得个正数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