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通读这份文件,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就是深圳正在付出更大的诚意和努力,打造一座让企业舒服的城市。
企业强则城市强,这是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每个城市都希望拥有更多又大又好的优秀企业,但是,好企业总是扎堆出现在少数城市。究其原因,除了先天条件的不同,更多的是城市软环境的差异,有的城市让企业难受,有的城市让企业舒服。良禽择木而栖,让企业舒服的城市,好企业就会扎堆、就会集聚。
让企业舒服,其实就是改善营商环境。中国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主要靠的是成本优势。可是,发展到今天,成本优势已然不在,能比拼的只能是营商环境。放眼全球,让企业舒服的地区和城市,没有一个打的是成本牌。世界银行每年都公布一份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排名前列的都是一些成本很高的地方。最新出炉的《2016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排名前十位的经济体分别是新加坡、新西兰、丹麦、韩国、中国香港、英国、美国、瑞典、挪威、芬兰。这些地方的显性成本都很昂贵,但是,依靠让企业舒服的软环境,它们的营商环境依然受到企业追捧。
在中国,论及营商环境,可能没有哪个城市比深圳更让企业舒服。最近十几年里,传说中要搬走的深圳知名企业一家也没搬走,倒是国内知名企业总部南迁深圳的消息时有传来,有些行业巨头,如阿里、百度、中铁等,已经在其他城市拥有总部,但是又在深圳建设第二总部、南方总部、国际总部。就在十几天前,还传出世界500强企业中电,将把总部从北京迁到深圳的消息。这些知名企业用脚投票,是对深圳营商环境的最好认可。
但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深圳不可能让所有的企业都觉得舒服。以深圳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只可能让符合城市发展目标的企业获得最舒服的营商环境。深圳的城市发展目标是什么?“十三五”期间,深圳将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深圳希望培育一批全球布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一批创新能力强、引领产业升级的创新型企业,一批充满活力、就业带动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到2020年,深圳世界500强企业要达到8~10家,城市发展竞争力跻身全球一流水平。
这样三个“一批”组成的梯队,就成了深圳“十三五”期间重点服务支持的对象。从《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的具体内容来看,将主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支持企业提升质量品牌保护知识产权,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政府将强化产业用地和空间保障,创新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总之,凡是符合深圳自身发展定位的企业,在深圳就能活得更舒服,长得更强壮。
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深圳通过力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保住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势头。而《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的实施,将会在“十三五”期间,为深圳的经济增长加装新引擎,注入新动力。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深圳做大做强做优,深圳的未来将会更加令人惊艳。(本报评论员苗凡卒)
来源:深圳企业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