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指要通过重新改变资源的配置来提升效益,从而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和途径,可以说这是寻求经济增长源动力的新思路。尤其是建筑业当前面临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大和债务高企等多重风险,亟须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然而,传统建筑业一直延续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产业发展现代化的需要。因此,此次中央推动供给侧改革,无疑为建筑业加快调整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笔者认为,建筑业的供给侧改革,必须要以转型升级为突破口,以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着力推进行业制度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改革和要素投入优化等。
推进建筑业市场化改革。建筑业是改革开放后市场化发展较早的行业之一,也是目前地方保护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这一方面使建筑业不能形成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另一方面也使部分地区建筑业坐等政策扶持,导致思维落后、技术陈旧、产品落后,企业不仅难以做大做强,也助长了很多行业乱象的产生和久治不绝。要使建筑业改革真正见成效、扩大有效供给,就必须加速和深化建筑业简政放权、持续推进市场化发展。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建筑业进入门槛较低,建筑企业多如牛毛、建筑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导致行业利润率偏低的同时,也让建筑业技术更新速度慢、同质化竞争严重,与市场需求脱节,产品单一、产能严重过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趋势下,行业企业必须向民生类工程转型,以PPP模式参与水利、环保、公路工程和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建设等;加快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投入力度,开发具有个性的、可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新型建筑,如钢结构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等。
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一是企业必须由“竞争”走向“竞合”,改单打独斗为合作共赢,充分发挥政府、市场、资本和企业各自优势,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在共赢中走向发展新高度。二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抢占转型制高点,在建筑产业化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三是实施集约化经营,包括利用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提高建筑产业链运营效率。
从要素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转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必不可少。对行业而言,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必须提上日程;对企业而言,拥有一批自有高素质技术工人尤其重要。信息化等技术的研发、应用必须加大力度。BIM、互联网等技术的出现,在提升建筑质量、提高企业和项目运行决策的效率方面功不可没,同时,这些技术也是整合企业各类要素的黏合剂,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建筑业转型的推动力,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才和技术,企业必须认真对待。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国家战略已开始落实。而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实现转型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可以说正逢其时。 |
|